滙豐:歐美中需求放緩 恐拖累亞洲出口

滙豐銀行(HSBC)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范力民表示:歐美需求放緩將成為亞洲出口商的逆風。而中國經濟成長放緩,進一步加劇出口商的難題,目前無法排除亞洲貿易衰退的可能性。

 滙豐銀行(HSBC)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近日表示,隨著美國、歐洲與中國大陸等主要市場未來幾個月需求放緩,亞洲出口商恐怕面臨重大挑戰。

范力民8日接受財經媒體CNBC節目《Squawk Box Asia》訪問時指出:「歐美需求放緩將成為亞洲出口商的逆風。而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將進一步加劇這些出口商面對的難題。」

范力民表示,歐洲製造商已大幅縮減訂單,其中以德國最為明顯。鑒於歐洲是亞洲出口商最重要的出口市場,加上美國消費者支出從商品轉為服務,可預見今年下半年亞洲出口量將下滑。

他補充說道:「貿易數據清楚地顯示中國內需疲弱,而這個第三大出口市場如今看來動能也未增強。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無法排除貿易衰退的可能性。」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更是許多亞洲國家的主要出口市場。中國第二季經濟成長率放緩至0.4%,對於亞洲整個地區勢必帶來衝擊。

范力民表示:「製造業全球經濟目前最脆弱領域,無論是美國、中國或歐洲都出現疲弱的初期跡象,這將連帶拖累亞洲成長。」

范力民表示,亞洲特別仰賴全球製造業經濟體,尤其是台灣、韓國與日本深受全球製造業需求的影響。全球製造業需求急速下滑,將導致亞洲成長放緩。

他亦認為,通膨升溫令全球製造業疲弱前景變得更複雜。范力民提到:「我們還有通膨問題要應付,通膨持續時間恐怕更久。儘管製造業成長減速,但通膨問題在年底前可能都會陪伴著我們。」

范力民表示,大宗商品價格已開始回落,而這可能會抑制整體通膨。但在薪資成長與供應鏈受阻影響下,核心通膨水平仍高,這而可能傷害亞洲出口商,原因是核心通膨可能加劇物價壓力。 

相關新聞

新台幣2日暴衝逾3%,各界擔心5日是否會看到2字頭,學者示警低毛利的企業經營風險大增,可能會有無薪假、裁員的情況發生,...
高齡化 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英國 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