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工業總會大陸事務組組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黃健群分析大陸反壟斷的政經意涵,他指出雖然中共一再強調,推動反壟斷是為了維護市場合理競爭。但深入來看,中共推動反壟斷,特別是針對本土網路巨頭,有其深層的經濟政治意涵。
編者按: 資訊爆炸的年代,如何獨立思考,成為下一個世代需要培養的重要能力。看中央院經濟所研究員林忠正老師,如何用敏感的"釣魚台是誰的?"當開場白,檢視學生思維方式,反省自身不足,才能打破框架,一起努力大步往前。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歐盟日前公布「歐洲晶片法案」將瞄準先進製程,企圖儘快在境內增加半導體自主產能,解決過度依賴亞洲的問題。我國經濟部表示,樂見我國關鍵產業受世界肯定,對於我國產業赴歐投資時,能得到相關政策協助與支持,表示歡迎,然台半導體產業赴歐投資設廠真的妥嗎?
依據工總最近出爐「2021出口障礙調查」報告顯示,受限於台灣未與主要貿易國家簽定FTA,產品銷往包括中國大陸、東協、印度、韓國等地,特別是東南亞國家明顯處於不利的局面,遭遇到的關稅及非關稅障礙,已經嚴重影響台商出口競爭力。
編按:全球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再加上疫情影響,導致通膨隱憂,美薪資飆升 美聯準會估計全年升息7次機率大增,在歐洲方面,19 個成員國的通膨率逐月攀升達到創紀錄的 5.1%,歐洲央行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但仍表示高通膨將在全年消退,不需緊縮貨幣;其他非會員國面對通膨則持不同態度。
美國薪資持續快速攀升,可能促使聯準會加快升息步伐,今年3月升息兩碼(50個基點),以及全年升息7次的可能性正在升高。
自2007年7月開始施行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簡稱「生技條例1.0」),已於去年底實施屆滿。在此之前,立法院及時三讀通過修正草案,並將其更名為「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簡稱「生技條例2.0」)。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受獎勵範圍卻是大幅擴大、整體減稅程度也加深,除第1條立法目的及第17條實施期限外,與租稅優惠有關的條文多達八條,占了一半以上,十足凸顯租稅優惠為本條例特色,實有商榷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