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20 國集團( G20 )外長會議 2 日在印度首都德里舉行,會後沒有發布聯合聲明,印度表示由於俄烏戰爭的議題主導了整個會談,且兩方分歧無法調和,因此對外不會發表共同聯合聲明。
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正與金管會研究,國內減量額度交易會先做,至於碳交易所處理的是境外碳權交易,牽涉細節較多,還未訂出時間表。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3月5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要點: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團結奮鬥。四、貫徹新發展理念。五、全面從嚴治黨。
大陸一年一度全國「兩會」,將分別於3月4日和5日召開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會議,其中除了將進行五年一次包括總理在內,大陸國家領導人換屆外,外界預料還會公布重大經濟復甦、人口政策、外交路線等計劃。
大陸日前公布《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強調往後推動發展要以提供質量和效益為主,並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優勢,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等三方面的轉變。讓大陸在全球產業鏈重塑過程中,站在全球產業鏈的制高點。不但具有經濟政治雙重目的,更是中共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動向、策略及發展,台灣各界均應予以高度關注。
日本政府28日在內閣會議上敲定能源相關的5項法律修正案,提出穩定供電和去碳化目標,並延長核電廠運轉年限允許超過60年。
美國眾議院2月28日舉辦了「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赦委員會」(簡稱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的首場聽證會,主席蓋拉格開場表示,美國未來10年的政策,將為未來100年奠基,美國對中國一廂情願的時代已經結束。
中共 20屆二中全會28日在北京閉幕,會議通過新一屆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領導人選建議名單,審議通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這次機構改革涉及 國安 系統變革,以習近平為核心「強黨弱政」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相對弱化國務院職能。 新華社引述二中全會公報指出,中國改革發展穩定依然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各種超預期因素隨時可能發生。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