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供應鏈變得更加混亂和不透明
8 月 9 日, 拜登總統公佈了他在美國對華經濟戰中的最新武器。新規定將監管私營部門在海外的投資,而對中國最敏感技術的投資將被禁止。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擁護者採取此類限制措施,是美國經濟政策發生深刻轉變的最新跡象,因為美國正在應對日益自信和具有威脅性的競爭對手的崛起。
幾十年來,美國一直為貿易和資本的全球化歡呼雀躍,這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消費者成本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全球企業業績時隔1個季度出現了利潤減少。2023年4~6月凈利潤同比下降3%。中國經濟低迷波及全球,材料、化工和電子等行業的利潤減少。另一方面,美國大型科技企業實現復甦,規模達到整體的1成。 由於歐美的利率上調,銀行等金融企業也實現了利潤增長,構成支撐。如果中國的經濟停滯持續,今年下半年全球的企業業績有可能進一步停滯不前。
利用QUICK FactSet的數據,統計了日美歐中等的約1萬1000家主要上市企業(...
据路透社報導;圍繞美國對中國的投資,拜登政府將首次實施廣泛限制
東協經濟整合傳出重要發展, 目前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新加坡已經實施,菲律賓也即將跟進;這個計畫的目的在支持並促進跨境貿易結算、投資、匯款和其他經濟活動,實現在東南亞建立相容金融生態系的目標。
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後, 美國 獨霸世界,不可一世。但沒想到,進入廿一世紀後,中國大陸迅速崛起。美國豈能容忍中國追趕,遂無所不用其極打壓及圍堵中國,目前雖勝負難分,但從大數據看,美國經濟霸權相對的已在快速衰敗中。
先就美國國內經濟看:
一、就國內總資源供需而言,一次大戰後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生產國,但由於人民的大肆揮霍,至一九七○年代後期即有供不應求之勢,每年要靠入超來支持。二○二二年其淨負債飆至十六兆美元,...
義大利國防部長克羅塞托7月30日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該國4年前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協議是一項「臨時且糟糕」的決定,因為它己乎對提振義大利出口沒有用處。對此,大陸官媒環球時報31日刊出社評批評克羅塞托對雙方經濟開砲不合時宜,也直指背後有「美國因素」在作用,認為義大利受到美方的施壓脅迫,並呼籲義大利要能有自己的政治智慧與外交自主。
上周超級央行日,包括美、歐、日三大央行都宣布貨幣政策;其中,日本央行28日貨幣政策會議上,雖維持現行貨幣寬鬆政策,但決定再放寬收益率曲線控管(YCC)波動幅度,日圓應聲反彈,長期走升訊號浮現。匯銀主管表示,「放空日圓套利的空間下降了」,後續便宜日圓恐怕已不復在,YCC政策放寬,只是日圓反彈的「前哨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