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距川普上任還有一周多時間,但他近來的發言引起全球不安,特別是他威脅丹麥放棄對格陵蘭島的控制權,否則將面臨高額關稅,看起來最為認真;德國和法國對此已作出回應。為何川普為要談這個話題?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是現在?

 全球經濟大國公債市場近日皆湧出龐大賣壓,殖利率寫下近期新高,加上美元續強對金融市場造成衝擊,反映出投資人對於川普政策憂慮不斷加深、通膨壓力可能捲土重來以及多國政府發債修補財政,也都加重債市拋售潮。

Meta執行長祖克柏日前宣布旗下的兩大社群平台臉書(FB)和Instagram(IG)將進行重大政策變革,並表達願協助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對抗審查過度的外國政府。對此, 歐盟 執委會發言人稱,平台與第3方合作事實查核是有效因應系統性風險的方式之一,歐盟會依法關注後續發展。

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卸任,多家美媒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指出,拜登有意在卸任前對輝達(NVIDIA)、超微(AMD)等公司進行新一輪AI晶片出口限制,新規最快將於當地時間週五(10)公布,此舉被視為拜登在卸任前的最後努力,可能成為全球AI晶片貿易規範的重要轉折點。

本文概述在美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川普政府所採取的「狂人策略」及其對國際局勢的影響。川普藉由不可預測性及極端主張(如聲稱考慮對格陵蘭採取軍事行動),意圖施壓北約提升國防預算比例至GDP的5%,此舉引發歐盟核心德法兩國的強烈反對與表態。而北京同時認定歐盟先前調查違法國際經貿法的競爭原則,歐盟受到美中兩強同時施壓之下,未來可能會必須選邊表態,能否繼續保有戰略自主空間?美中歐三方持續互動值得觀察。

總統當選人 川普 為何對幅員遼闊、礦產豐富但被冰雪覆蓋、人口稀少的格陵蘭(Greenland)情有獨鍾?華爾街日報(WSJ)8日分析指,格陵蘭在國際間愈來愈受到重視,反映了北極圈因氣候變遷出現的水路通道暢寬,極具戰略價值而成強權美中俄的兵家必爭之地,可能牽動地球北端的地緣政治勢力消長。

中共 中紀委 第四次全會昨日閉幕,據會後發布會議公報,提出今年要「嚴查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和加大跨境腐敗治理力度。相較去年,今年還多點名了要深化消防、高校、開發區等領域的 反腐 。

全球金融市場目前都預期川普上任後的作為,將主導金融市場趨勢,但預測若只依賴一項因素,顯然還不構穩健。全球並非只是單極化,也不會圍著某人的人格特質而打轉,即便是川普也不例外,因此預測,「川普2.0」將不會如大部分投資人的預期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