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澳洲一名資深議員今天表示,儘管澳洲政府強制Alphabet Inc旗下谷歌(Google)及臉書公司支付費用予新聞媒體的法案引起這兩大科技巨頭反彈,政府仍不會妥協。而澳洲總理莫里森 (Scott Morrison) 周六 (20 日) 表示,在 Facebook 禁止澳洲用戶分享新聞而導致緊張之後,目前已經重回談判桌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最新評估發現,氣候變遷現在已是世界自然襲產的最大威脅。
自然襲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定,擁有特殊地貌、罕見生態過程、重要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的地點,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自然資產。但現在有1/3的自然襲產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22日出席紐約時報主辦的線上會議,暢談包括財政刺激、調高公司稅率與資本利得稅、數位美元與比特幣等多項議題,以下為重點整理: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比特幣總市值突破1兆美元,無疑激起市場投資熱情,但還不等於滿滿的市場信心;這只會誘使套現,不會明顯改變持有結構與交易結構。比特幣價格接續走高,價格突破了4萬美元,更邁過5萬美元的門檻,總市值超過1兆美元,它是否正在成為一頭「灰犀牛」?
《金融時報》報導,比特幣之類的加密貨幣人氣上升,也許是一個新世界秩序的早期信號,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讓美國和美元在這個新秩序中扮演不太重要的角色。
美國聯準會(Fed)本周將召開2021年首次決策會議,儘管貨幣政策料將持續按兵不動,但隨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近來升破1%,凸顯通膨預期正在增加,這是否引發Fed本次例會開始針對通膨、利率或縮減購債等議題進行討論,已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呼籲歐洲盟邦,為與中國長期競爭做準備,會議主席伊辛格預期,未來幾年中國可望成為歐美優先處理的議題。
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主席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接受 德國 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訪問時表示,由於參眾兩院和共和民主兩黨都對中國強硬,因此與前任總統川普相比,...
疫情爆發1年多,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表示,若要避免類似情況再上演,各國必須公開透明、分享訊息,在疫情初期就給予國際專家取得資訊權限,但這些中國至今都尚未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