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近年全球供應鏈幾經劇變,先是川普在第一次美國總統任內發動美中貿易戰,掀起去中化與反全球化序幕;其後,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相繼爆發,地緣政治與斷鏈危機進一步加速生產在地化、民主與韌性供應鏈的推展。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周六(11月30日)警告,若中俄等金磚國家(BRICS)持續「去美元化」計畫的話,那他們可能面臨到100%的關稅。這顯示出:川普強力捍衛美元主導地位的決心,不再容忍金磚國家創建金磚貨幣來擺脫美元的舉措。

歐洲央行 (ECB) 總裁拉加德周四 (28 日) 警告,美國和歐洲之間的貿易戰可能會在短期內推高通膨。若歐洲國家進行報復,將引發跨大西洋貿易衝突,全球需求和經濟產出將受到打擊。

從數位浪潮到AI衝擊,余紀中文教基金會長期關注科技革新對社會與產業之影響,11月23日舉辦【從數位到AI時代的影響與方針】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界多位專家學者,針對不同層面深入剖析、對話,一同探討未來的因應之道。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執行委員會年度大會廿七日於 加拿大 溫哥華登場,政治新聞網Politico.eu報導,因政治影響,這次大會將擱置台灣和中國的入會申請案。這次大會將擱置台灣和中國大陸入會申請案,而哥斯大黎加可望成為下一個進入該貿易組織的成員國。對此,民進黨立委譴責中國從中杯葛;國民黨立委則喊話應該重視兩岸的正向交流。

一位公務員之死,在國內引起熱烈討論,何佩珊請辭勞動部長獲准前,於立院詢答時表示,自己想找出是否官僚科層體制出了什麼問題才導致了此一悲劇的發生,像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所提的「平庸的邪惡」,是否普遍存在官僚體制當中,而成為悲劇的來源。何前部長這一席話值得深思。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的戲劇性交易外交已經拉開序幕。川普宣佈2025年1月20日上任後將對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額外關稅。這種向相關國家提出要求並迫使其讓步的做法是川普的慣用手段。全球經濟將再次被川普的強硬交易所擺佈。

以色列與黎巴嫩今天接受美、法斡旋的停火協議,美國總統拜登說,他讚賞以色列、黎巴嫩領導人的勇敢決定。他接下來幾天將與土耳其、埃及等國繼續推動加薩停火,並確保哈瑪斯不再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