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在全球化帶來的結構性變化裡,暫且停看聽,回首觀察、追蹤其進程,這一路來的變動對世界、對臺灣的影響。全球化不是新名詞,維基百科說:是世界觀、產品、概念及其他文化元素的交換,所帶來的國際性整合的過程。在西方國力優勢的已開發國家主導與協商下,政經依存度緊密相互扶持的先進國,經歷多次全球性的區域融合,仍不見真正的平等、公允,WTO多次對話競合失敗的例證頻繁,談論全球化有許多概念仍分歧與混淆,存在各自不同的意識形態,尚未能有統一的定義。...

世界局勢動盪,中美兩大經濟體爆發貿易戰,這將對於全球未來的經濟關係帶來何種改變?劉遵義教授的新書《共贏: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對貿易戰進行了系統性的整理,也提出對於未來經濟關係的展望。貿易戰發生有其政經交往過程的累積,我們不得不關注中美雙方於國際貿易上的政經關係變化,特邀陳文茜小姐主持,薛琦教授、陳添枝教授與徐小波律師回應與對談,共同剖析在貿易戰風雲下,全球的政經前景。

自今(2018)年初,美國Fed於6月宣布升息一碼,並預期漸近升息,歐洲央行也預告啟動縮表,力求利率正常化後,隨繼掀起貿易戰風聲、制裁伊朗,油價大漲股市波動,全球化下的政治與經濟局勢持續動盪,在中美貿易戰升溫中,台灣經濟、產業無法置身於外,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受國際政經情勢變動影響極大,兩岸關係與兩岸經濟更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昨於台大社科院舉辦「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變化」論壇,世新大學講座教授薛琦引言時表示,美國堅持打這場貿易戰,最後肯定兩敗俱傷,陸、美皆「雙輸」。

自今(2018)年初,美國Fed於6月宣布升息一碼,並預期漸進升息,歐洲央行也預告啟動縮表,力求利率正常化後,隨繼掀起貿易戰風聲、制裁伊朗,油價大漲股市波動,全球化下的政治與經濟局勢持續動盪,在中美貿易戰升溫中,台灣經濟、產業無法置身於外,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受國際政經情勢變動影響極大,兩岸關係與兩岸經濟更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華人政治學界的一代宗師胡佛院士在九月十日逝世,這天也正好是中國大陸的教師節,讓他的門生故舊特別感傷與不捨。胡先生是大時代的智者,仁者與勇者,是兩岸政界與學界共同推崇的長者與精神導師,他一生的終極關懷是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無論他在台灣推動民主憲政,或是在兩岸推動社會科學中國化,或是諄諄提示兩岸政治領導人國家統一是必要之善,他展現出來的無窮無盡精神力量都源自與他的愛國情操。他一生盼望的就是儘快看到中國人能再次昂揚闊步引領人類社會走向更和平,更公正,...

余紀忠基金會與劉大中教育文化紀念基金會、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中華經濟研究院、台大經濟系等於8月10日同舉辦劉大中教授紀念研討會。本次研討會以金融風暴再起為題,邀請中央研究院劉遵義院士主講,中央研究院王平院士、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劉大中先生教育文化紀念基金會董事長許嘉棟、包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而誠、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等人與談。

金門與馬祖鄉親是台灣人,中華民國目前除了台灣省還有福建省,有效轄區有位於閩南的金門與閩北的連江,後者俗稱馬祖,這也許有很多人不知道。但去年福建省政府轉型為金馬聯合服務中心,上個月行政院決定明年起不再編列省府預算,省府由虛級而泡沫。那深具象徵的僅存光點將消逝,中華民國進一步被架空,至於金馬兩縣的定位,台灣的中央需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