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朝鮮與韓國兩國關係在近日出現大幅搖擺,雖然過去朝鮮將韓國視為「頭號敵對國」,威脅以核武器將其「消滅」,但仍與韓國持續進行對話,討論朝鮮半島統一議題。但日前(16日)朝鮮《勞動新聞》報導,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於「最高人民會議」上明確界定現今的南北韓關係,要求修改憲法、拆掉統一紀念碑等,路透社引述韓國軍方表示,週日(14日)朝鮮自平壤地區發射導彈,日本防衛省表示或許是高超音速導彈,此時美日韓三國一連舉行3天(14-17日)海上大型聯合軍演,嚇阻朝鮮及中國意味濃。

 過去一年全球颳起人工智慧(AI)旋風,中美歐等主要經濟體在今年初世界經濟論壇上隔空交鋒科技議題。中美就晶片禁令叫陣,中方批評美國歧視性措施干擾全球經濟。美方則回應,對中國的措施僅是「限制」,而非「封鎖」。

美國人工智慧公司OpenAI、Anthropic和Cohere已與中國人工智慧專家進行秘密外交,此時正值人們普遍擔憂這種強大技術可能傳播假消息、威脅社會凝聚力。根據多位知情人士,去年7月和10月在日內瓦舉行了兩場會議,與會者有美國人工智慧企業的科學家和政​​策專家,以及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和其他中國國有機構的代表。

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結果較去年同期增加3.4%,不僅出現回升、且創3個月最大漲幅。此外,反映潛在物價壓力的核心CPI年增3.9%,雖較11月放緩0.1個百分點,但仍高出市場預期的3.8%。鑒於美國通膨在去年底再加速,導致市場對於聯準會(Fed)將在3月降息的預期已遭到嚴重挑戰。

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10日報導,5名熟知相關計畫的消息人士透露,拜登打算在台灣大選後,派前民主黨副國務卿史坦柏格(James Steinberg),以及共和黨前國家安全顧問海德里(Stephen Hadley)率跨黨派代表團訪問台北,而這可能使美中設法穩定緊張關係的努力複雜化。

世界銀行預測,受到緊縮貨幣政策、限制性金融條件、全球貿易和投資疲軟等影響,到2024年底,全球經濟成長將連續第三年減速,寫下「令人遺憾的紀錄」。

這周迎來2024的第一天,2023的一年裡也發生許多國際大事,基金會與您一同緬懷2023逝世的名人

據香港《經濟日報》引述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專訪財政部部長藍佛安指出,將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同時做到「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亂花」,集中財力辦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