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2024年進入尾聲,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局勢不斷升溫,美國與歐洲2024年重大事件餘波,比如俄烏戰爭、川普當選等影響,將在2025全球局勢中持續發酵,世界各國皆需在不穩定的環境中尋求政策平衡,才能應對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帶來的多重壓力。

2024年為全球大選年,國際社會動盪與希望交織,全球十大新聞充分展現了各地的挑戰與轉變。在政治層面,美國共和黨全面執政、歐洲政治右轉,以及南韓憲政動盪,皆彰顯出民主制度在極端情境下的壓力測試。中東局勢的迅速改變和俄烏戰爭進入新階段,進一步凸顯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同時,全球氣候變化議題未見突破,氣候大會進展緩慢,加劇了對未來環境的擔憂。細數各項事件,掌握趨勢,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穩定,為下一個年度奠定穩固基礎。

世界銀行上調大陸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預料2024年GDP增長4.9%,2025年GDP增長4.5%,分別較6月時上調0.1及0.4個百分點,主因是近期大陸政策放鬆、短期出口將保持強勁,而房地產業好轉或要到明年底才會出現。若財政支出高於預期,加上穩定房地產業的政策更果斷,可能會使增長預測高過目前的基線預測。

韓國濟州航空7C 2216航班29日發生大規模空難,在務安國際 機場 機腹著陸,衝撞機場圍牆爆炸造成179人死亡,僅2人獲救,初步分析認為空難與鳥擊有關。南韓中央日報報導,倖存的33歲李姓男空服員可能有全身癱瘓等後遺症,事故發生始末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媒體也整理出這次空難的5大關鍵疑問。

徐瑾:消費主力的京滬也撐不住了。刺激消費有用嗎?東亞爲什麼不喜歡消費?不同世代對經濟感受也不同,中年人不得不忍受,年輕人最爲無望。經濟口號和女生的服裝一樣,七八年一個循環。

8月初,不丹國王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從自己位於亞洲內陸高山的國家來到地勢平坦的矽谷,參觀了人工智慧晶片製造商英偉達的總部。 旺楚克國王進行了兩個小時的參觀,期間 英偉達全球業務負責人傑伊·普裡向其介紹了不丹在數據中心以及在英偉達晶片方面的投資如何能與該國最大的自然資源——水電結合起來,以創建新的人工智慧系統。

日本政府17日發布「能源基本計畫」修正案,提出2040年度各能源發電占比目標,其中刪除「盡可能減少對核能依賴度」文字,以及屆時佔比20%的核電目標。

中國已經在向美國傳遞一個明確的資訊:中國準備好利用在戰略金屬生產中的壟斷地位作為貿易談判中的武器,甚至是在候任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之前。這些金屬用於一系列技術用途,例如電腦晶片和軍事應用。這是中國與美國之間貿易戰的最新動向,同時也是針對中國商品的潛在新關稅覆蓋範圍尚不清楚之前,中國方面發出的一個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