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日經》報導指出,美元的貶值趨勢在持續。與主要貨幣相比的綜合指數和3月的高點相比下降了約1成。根據政府債務等經濟情況計算的理論值比走弱的實際匯率還低。這顯示出美國在新冠疫情下啟動大規模經濟對策,在已開發國家中財政惡化明顯。要支撐因疫情再次擴大而停滯的經濟,需要採取進一步的財政刺激,美元貶值有加速的可能性。

英國12月底出現傳播力增強7成的新冠病毒變異種「B1.1.7病毒株」,造成疫情再次擴大流行,在疫苗開始陸續施打的時刻,也讓人們開始擔心,新病毒侏是否會影響現有疫苗的保護力?對此,國內外專家皆認為「不會在短期內影響」,因為病毒要變化到疫苗失效,得花很長一段時間。

內政部推動數位身分證引發各界疑慮,行政院政委唐鳳今天表示,目前的身分證六代卡主要有兩個大問題,一是防偽保固只用到2016年,防偽功能越來越弱,二是背面有父母配偶、戶籍地等容易洩漏個資,七代卡主要就是要解決這兩個問題。

全球七大央行研發CBDC(央行數位貨幣)腳步不停,目前就中國人行和巴哈馬的進度最快。台灣中央銀行今年第四季進入第二階段「通用型CBDC試驗計畫」,由央行CBDC工作小組與外部技術團隊協作,亦與業者討論技術成熟的時間,半數業者認為需要七至十年。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前火幣集團首席戰略官蔡凱龍於《金融時報》撰文分析:中國加密數位貨幣行業該如何被定位?是全盤否定還是揚長避短多加引導?這關係著該行業如何監管的問題。

美國著名漢學家、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中心前主任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於1日晚間在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表示,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給中美關係帶來新的機會。傅高義還指出,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據《朝日新聞》報導,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在麻州劍橋的一家醫院過世。

美國國會歷經好幾個月,周日終於達成協議,同意9000億美元(約25兆台幣)的新冠紓困套裝方案。這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救援案之一,而國會幾個月來都在尋思,要如何因應這百年來難得一見的新冠肺炎危機。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指出,全球股市,尤其是美國股市,是否處在一個必將破裂的泡沫中?答案取決於企業盈利和利率的前景。只要前者強勁,而後者超低,那麼當前股價看上去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