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習特會」後中國放寬對安世半導體汽車晶片的出口限制

在荷蘭政府奪取安世半導體控制權後,該公司數周來未從中國發運汽車用關鍵晶片,衝擊了全球汽車生產。

中國商務部表示,將放寬對安世半導體(Nexperia)所產半導體的出口限制。先前,這家總部位於荷蘭的中資汽車晶片製造商陷入中美貿易戰的交火之中,導致供應受干擾,衝擊了汽車生產

中國商務部上周六表示,對符合條件的安世半導體晶片出口予以豁免,但未具體說明標準。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稱,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充分考慮國內國際產供鏈安全穩定。該部還將全球產供鏈的混亂歸咎於荷蘭政府對企業內部事務的不當干預。

捲入中美之間貿易和地緣政治爭端的安世半導體,在荷蘭政府取得該公司控制權後,於幾周前停止從中國發運晶片。該公司大部分產品在中國進行加工。

安世半導體事件是一個最新案例,表明中國可以如何通過展示其出口管制實力來給全球產業帶來痛苦。無論是稀土還是安世半導體事件,全球汽車行業都尤其易受衝擊,艱難應對北京方面限制所需磁鐵和晶片供應的舉措。中國是廣泛用於汽車的成熟技術半導體的主要生產國。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放寬出口限制的舉措源於美國總統川普(Trump)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最近在會談期間達成的框架協議。白宮在上周六發布的一份文件中詳細說明了這一變化,闡述了該貿易協議的細節。該概況介紹稱:「中方將採取適當措施,確保安世半導體在華工廠的貿易恢復,讓關鍵的成熟製程晶片得以流向世界其他地區。」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上周五早些時候報導稱,白宮將宣布恢復發貨。安世半導體在歐洲和亞洲都設有工廠。該公司約70%至80%的產品在交付給客戶前在中國進行加工。安世半導體二極管和晶體管的短缺已開始限制全球汽車生產。為應對這場半導體困境,本田(Honda)上周開始停止其北美工廠的生產。

川普和習近平六年來首次面對面會晤促成了一項暫時貿易休戰,其主要內容是美國降低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高額關稅,以換取中國承諾打擊用於生產芬太尼的化學品出口。中國商務部上周四表示,美國同意將一項對某些附屬公司實施出口限制的決定暫緩一年。但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仍不確定,這對於解決涉及安世半導體的情況究竟意味著什麼。

這場異乎尋常的爭端始於9月底,當時荷蘭政府以需要防止歐洲失去其經濟安全所必需的「技術知識和能力」為由,從被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的聞泰科技(Wingtech)手中奪取了對安世半導體的控制權。

荷蘭政府是在美國將貿易黑名單擴大到包括由被列入名單的實體持股50%以上的附屬公司後採取行動的。此後不久,中國政府下令聞泰科技暫停安世半導體從中國的出口。

安世半導體去年創收約20億美元,其中約60%來自汽車行業的應用,該公司在用於數百種汽車零部件的基礎晶片市場佔有很大份額。高管和分析師表示,這種廣泛的使用使得尋找足量的替代品供應變得複雜。美國汽車行業組織上周五晚間未立即置評。

美中科技戰波及歐洲 荷蘭政府面臨壓力

荷蘭與中國之間關於安世半導體的控制權爭端引起關注。在川習會後,爭端看似緩解,全球供應鏈出現利多消息,但是荷中矛盾未解,外媒認為,荷蘭政府面臨放棄安世半導體控制權的壓力。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母公司是中國晶片製造商聞泰科技(Wingtech)。安世半導體的產品被廣用於儀表板到空調系統等各種車用零件,在汽車半導體及特定晶片上具有一定地位。

美國商務部9月底擴大貿易黑名單適用範圍,一些被列為實體清單企業的子公司和附屬公司比照母公司受限,由於聞泰科技被美國於2024年底列入實體清單內,安世半導體因此也受到影響。9月30日荷蘭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凍結中國半導體廠聞泰科技對其荷蘭子公司安世半導體控制權1年。這形同讓荷蘭政府實質接管安世半導體。作為回應,中國商務部10月4日宣布禁止安世半導體從中國出口特定成品零部件和子組件。

安世半導體風波蕩漾,荷、中打起安世半導體主導權大戰。業界最為憂心的是供應鏈將面對斷供,波及全球汽車廠,車用晶片供應吃緊加劇,讓生產大幅受到影響。對於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中國聞泰在當時表示,荷蘭政府是以「莫須有的國家安全」為由,絕不會屈服於外部政治壓力,將啟動一切法律與外交途徑解決。

為緩解供應鏈危機,中荷兩國啟動高層級對話。10月21日,中國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荷蘭經濟部長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通話。根據中方訊息,雙方針對安世半導體等問題交換意見,王文濤稱促荷方盡快妥善解決問題;卡雷曼斯則表示,願與中方密切溝通,為安世半導體問題尋找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然而,根據外電報導形容,中荷官員未能找到解決安世半導體僵局的辦法。

僵局一直要到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南韓舉行川習會後才出現和緩跡象。川習會上,美中達成貿易戰休兵一年,美方暫停實施「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50%規則」的意思是指,原來美國官方黑名單上的實體機構,其所控股超過50%的子公司等分支機構一樣要列入黑名單中。在川習會結束後,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披露,白宮可望宣布安世半導體將依川習會達成協議的架構恢復晶片出貨。

消息曝光後,中國商務部11月1日以層級較高的未署名發言人表示,將綜合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不過,荷蘭政府至今還未對安世半導體僵局和緩出言。南華早報引述專家分析,荷蘭政府面臨放棄中國聞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導體控制權的壓力。

報導引述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主席白文喜表示,雖然美方暫停50%子公司規則並不能自動消除荷蘭干預安世半導體的法律依據,但它確實為安世的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提供一年的關鍵窗口期,以降低最終被強制剝離的可能性。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資深經濟學家吳卓殷也認為,暫停50%規則消除了荷蘭政府向安世半導體施壓要求做出改變的急迫性。

10月31日,荷蘭安世向客戶寄發的信件指出,公司已暫停向其中國組裝廠供應晶圓。11月2日中國安世發函抨擊荷蘭安世,這份公告稱,荷蘭安世半導體相關管理層失職,單方面停供違反合約與商業原則,而安世中國目前庫存充足,可穩定滿足客戶需求至年底及以後,供應鏈安全可靠。

路透報導,美國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白宮計劃宣布荷蘭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在中國的工廠將恢復出貨,這對全球汽車製造商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提振,該公司在荷蘭生產大量半導體,這些半導體廣泛應用於汽車和消費性電子產品,但荷蘭生產的晶片約有70%在中國封裝,並主要銷售給經銷商。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公開的法庭文件顯示,早在今年6月,美國官員就已向荷蘭表明立場,若安世半導體想從美國新變化的「實體清單」中獲得豁免,大陸籍首席執行官「必須被替換」。

安世半導體在10月底的一封致客戶的信中表示,公司已暫停向大陸組裝廠供應晶圓,這可能會加劇供應緊張局面。彭博報導,安世半導體與旗下大陸工廠管理層之爭持續升溫,已波及歐洲汽車供應鏈,造成德系零組件大廠削減產能,並引發歐洲與大陸間供應鏈緊張情勢再度升高。

德國零組件供應商博世(Bosch)表示,預計調整薩爾茨吉特工廠工作時程,以因應電子控制單元零件供應走弱。外界認為,德國汽車工業高度依賴成熟製程晶片,供應鏈韌性再度受到考驗。

相關新聞

在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變動與美國推動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的背景下,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大廠紛紛赴美設廠,帶動相關供應鏈業者在美國形成產業聚落...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4 日) 正式宣布,對中國芬太尼相關進口關稅從 20% 降到 10%,並把對中國對等關稅從 34% 降到 10%...
中韓兩國元首於11月1日在韓國慶州舉行峰會期間,雙方續簽規模達人民幣4,000億元(70兆韓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此前,...
美國聯邦政府自10月1日關門以來已邁入第34天,隨著經費凍結影響擴大,航空運輸與民生補助首當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