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赴美 真心換絕情

 上周韓國現代汽車和LG能源在美國喬治亞州合資的電動車電池工廠,遭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突襲,拘留300多名韓國非法移民。韓國政府表達嚴正抗議,立即和美國政府談判並已達成協議,將派專機接回被捕的移工。川普政府力挺ICE,強調依法行事並沒有錯,未來將擴大對企業工作場所的執法力度。

 此事之所以令人感到震驚,在於韓美似乎正處在雙方關係的頂峰。上月韓國總統李在明帶領包括現代在內的多家企業赴美,與川普政府談判,宣布加碼投資美國1500億美元,並採購百架以上波音飛機,提出1500億美元美國造船業振興合作方案。此外,現代集團並承諾未來4年將投資260億美元,聚焦汽車和機器人。

 然而韓國的真心換來的是美國的絕情與羞辱。美國ICE前往現代汽車的工廠時,把非法移民上手銬腳鐐,像重型犯一樣帶走。基本上川普就是愛作秀,即使對朋友也不例外。只要看川普連長期最堅實的盟友加拿大都想併吞,對韓企開刀又算什麼。

 這件個案反映出幾個結構性問題。第一、「美國製造」面臨勞動力嚴重不足,不僅美國員工技能欠佳,職業道德也需改進;第二、美國簽證法規嚴格,企業要花長時間等候工作簽證,這次被拘捕的韓國人大多持短期簽證入境;第三、美國製造良率低,外企只好從母國派員協助;第四、川普逼迫外企大手筆投資,卻不願協助解決問題,自私自利。

 對於台灣而言,現代汽車廠移民事件有深遠的意義,足以讓國人大夢初醒。首先,台美沒有邦交,而且面臨一位喜歡和中國做交易並極可能出賣台灣的總統;其次,賴政府和美國政府欠缺信任關係,國外專家已點出問題;再者,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最近表示,世界上99%的高階晶片在台灣生產,是嚴重的國家風險;最後,台美關稅方案遲遲未公布,說明雙方有嚴重歧見。

 台灣企業赴美投資,和當年前進大陸是完全不同的情境。當年台商在大陸備受禮遇,享受各種優惠政策,但未來在美國卻可能淪為三等公民。執政黨忙於內鬥,一心執迷於以半導體和AI「讓美國再次偉大」。川普所關心的,只是盡量從大公司如台積電和鴻海身上榨出油水,企業生死完全不關他的事。

 台灣企業赴美一定要注意硬體之外的投資,深度和美國政商界建立長期關係,千萬不要以為聘請公關公司就可以解決問題。我們面臨的是一個極其險惡、充滿變化的政商環境,企業在西進時切莫掉以輕心!

(作者為亞橋基金會董事長)

黃齊元

美國斯坦福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共同發起人/蔚藍華騰智慧顧問公司董事長/智門SmartGate創辦人,大中華地區金融界最負盛名的投資銀行家,投資銀行界的領軍者,具有超過30年投行和創投經驗,曾主辦多件港股、紅籌股、H股、B股、台資企業股票上市、私募股權融資、企業兼併收購項目;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中國大陸併購公會理事,2008年度榮獲中國大陸併購公會《最佳併購交易獎》,2010年度再獲臺灣證交所最佳證券承銷商(海外組)被譽為「Mr. TDR」

相關專欄

Meta祖克伯最近為了與OpenAI等強敵競爭,宣布成立「超級智慧實驗室」,對一家新創公司Scale AI,投資143億美元,...
黃齊元分析美國世紀終結對台灣的影響,指出川普攻打伊朗及與以色列的複雜關係,凸顯美國內外危機。台灣未察全球變局,過分倚美恐加劇孤立。...
川普總統關稅大戰,現在進入和各國談判階段。真正的問題在於執行,川普用關稅公式一刀切,全球一視同仁,再藉由雙邊談判慢慢調整。...
最近川普關稅政策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各國疑美疑川,更抗美抗川。加拿大和澳洲改選,總理皆因對川普強硬政策當選。新加坡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