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國資金在轉向股市
在中國,股票資金的流出正在擴大。7月有583億美元流向大陸之外,創歷史新高。原因在於在房地産不景氣長期化的情況下,為了便於投資者積累資産,中國鼓勵境內境外的股票投資。上海股市也因創10年來高點而沸騰,但在前景不確定的情況下,資金流出增加,也有可能導致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強。
![]() |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每月通過國內銀行統計企業和家庭與境外交易的資金。對象包括貿易和投資活動。不區分是否兌換為外幣,人民幣交易也包括在內。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統計顯示,7月份以股票等證券投資為目的向大陸以外匯款的金額減去向境內匯款的金額後得出的凈流出額為583億美元,增至6月的10倍,按月度數據來看,創出有可比數據的2010年以來的高點。
流出額增加的契機是放寬海外投資限制
中國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採取了嚴格的資本管制,境內銀行和資産管理公司不能自由投資外國股票和債券。只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可在分配的投資額度內進行海外投資。
![]() |
國家外匯管理局6月將投資額度擴大了2%。隨著與美國的關稅矛盾暫時緩和,外匯市場拋售人民幣的動向也趨於穩定,放鬆了對海外投資的限制。資金流出的目的地之一是香港市場。根據與上海和深圳市場的交易互聯互通的數據,進入2025年以來,中國內地的資金凈買入了近1萬億港元的港股。已經比創歷史最高的2024年全年高出2成左右。
香港的恒生指數與2024年底相比漲幅超過2成,超過了不足1成的日經平均股指和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受人工智慧(AI)新興企業DeepSeek的崛起推動,在香港上市的科技大盤股帶動股價走高。中國大陸的投資者也從中受益。
在中國大陸,資金也在流入股市。作為代表性股票指數的上證綜合指數最近漲至2015年8月以來的高點。中國大陸5月放寬了保險公司購買股票的條件,8月8日開始重新對通過新發行政府債券投資獲得的利息收入徵稅,這些都産生很大影響。
中國政府促進股票投資,是有意通過股價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來刺激消費
在房價不斷上漲的時代,房地産的帳面收益膨脹,支撐了消費。住房在中國家庭資産中所佔的比例被認為高達8成。日本銀行(央行)的分析顯示,房價每上漲1%,家庭消費額就會提高0.15%。如今房地産泡沫已經破裂,價格也沒有停止下跌的跡象。資産縮水給消費造成負擔,成為儲蓄意向增強的原因之一。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的統計顯示,作為銀行存款和貸款之差的存貸缺口在7月末達到52萬億元,刷新了歷史最高紀錄。
不過,很難説促進股票投資能解決所有問題。如果對外國的投資熱潮高漲,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可能會增強。貨幣貶值有可能造成進一步的資金外流壓力。
大陸的股票市場以個人為主,投資者群體缺乏厚度。股市上漲時容易過熱,下跌時容易出現跟風拋售的情況。日本瑞穗研究與技術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月岡直樹表示,「需求不足這一實體經濟情況沒有發生變化」。也有觀點對股市劇烈波動等前景表示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