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河浪武史:川普引以為傲的投資談判 將跨大美國貿易逆差

河浪武史:日美關稅談判7月22日達成協定。金融市場以股價上漲來回應,經濟界也普遍感到安心。接近100天的談判反映出來的事實是,美國川普政府已經失去了削減貿易逆差的大義。如果關稅談判演變成爭相增加對美投資的競爭,那麼全球經濟將埋下新的隱患。

  「日本成了銀行家」

       「在我的指示下,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美國將獲得90%的利益。這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對日交易」,美國總統川普7月22日如此表示,對日本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降低到了15%。

       根據此次協議,日本方面承諾通過政策性金融設置最高5500億美元的資金額度,擴大對美直接投資。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7月23日就日美達成協定一事表示:「日本成了銀行家」,稱「這是一種當美國想建製藥廠或半導體工廠時,由日本解決資金的機制」。他還表示,日美達成協定將成為美國與歐盟(EU)等進行談判的範例。日美貿易談判在不知不覺之間演變成了對美投資談判。

       川普4月2日在總統令明確指出:「鉅額貿易逆差是對美國的非同尋常的威脅,我宣佈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將徵收額外關稅」,就啟動關稅給出的法律依據是貿易逆差對美國構成威脅。

       美國貿易收支從20世紀70年代後半期開始一直處於逆差狀態。國際收支失衡引發了多次經濟危機,也是2008年雷曼危機的背後原因。2024年的貿易逆差額達到1.21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可能遲早會再次引發雷曼級別的經濟危機」(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據説日本經濟財政再生相赤澤亮正4月16日首次訪問白宮時,川普提出的要求只有「削減貿易逆差這一點」(隨行人士)。

 

       日本需要消除隱患。如果徵收25%的對等關稅,日本國內生産總值(GDP)可能會被拉低近1%。日本的汽車廠商可能也每年面臨超過3萬億日元的關稅負擔。日本以「不是關稅而是投資」(日本首相石破茂)為口號宣傳鉅額資金,將焦點從貿易逆差轉移,從而取得了成果。

  關稅政策造成的資金扭曲

       「5500億美元的史上最大交易」(川普)將刺激各國和地區的談判。南韓和台灣也以對美投資為籌碼與川普談判。美國與歐盟等的談判也可能聚焦於購買美國産品和對美投融資等。對等關稅的目的已經變成吸引資金流入美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指出:「美國無法同時減少經常帳戶赤字和增加凈資本流入。因為經常帳戶赤字等於凈資本流入」。美國接受海外投融資越多,國內消費商品和服務就越多,貿易逆差也會相應擴大。

       美國與中國的貿易也計入2950億美元的鉅額逆差。貝森特表示:「希望實現與中國國際收支的再平衡」,但因稀土問題受阻,甚至無法展開討論。

       貿易逆差的根源在於美國的過度消費。川普政府剛剛通過了刺激消費的大規模減稅,似乎完全失去了進行宏觀結構改革的意願。

       美國的對外債務高達24萬億美元。日本擁有533萬億日元的對外凈資産。5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將進一步增加美國的對外債務。川普從阿聯酋和沙烏地阿拉伯分別獲得了1.4萬億美元和60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原本應該糾正貿易扭曲的川普關稅,現在反而帶來了新的資金扭曲。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 川普 近期宣布他預計下周宣布 半導體 的產業 關稅 ,不過他6日提前表示,出口到美國的半導體將面臨約100%的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簽署一項行政命令,稱由於印度直接或間接進口俄羅斯石油,因此對印度商品再加徵25%關稅;加上先前宣布課徵的25%,...
7 月 31 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自 2022 年起便啟動無數軍演、訓練,以模擬封鎖台灣的情境。...
前美國國務院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日(5)前大力批判賴政府對美方針,以「臺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