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總統大選落幕 川普力挺納夫羅茨基勝選 歐洲民粹勢力再起

波蘭總統大選結果於6月2日揭曉,42歲的民族主義歷史學者納夫羅茨基(Karol Nawrocki)以50.89%得票率險勝中間派候選人、華沙市長佐薩斯科斯基(Rafal Trzaskowski)的49.11%,成為波蘭新任總統。他將於8月6日正式就職,接替同為右翼「法律正義黨」(Law and Justice Party)盟友的杜達總統(Andrzej Duda)。這場選舉被國際視為波蘭路線抉擇的轉捩點,亦是「親歐中道」與「川普式民族主義」之間的對決。納夫羅茨基的勝選也被《紐約時報》與《美聯社》形容為歐洲右翼民粹主義浪潮再起的重要信號。

 

民族主義者翻盤勝選 川普公開力挺

納夫羅茨基過去無從政經驗,曾任格但斯克二戰博物館館長與國家紀念研究所所長,背景為歷史學者與業餘拳擊手。他主打「波蘭第一、波蘭人優先」口號,提倡傳統天主教價值與國族認同,對歐盟、德國及烏克蘭持強烈懷疑態度。

他的競選風格與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高度相似,不僅曾親赴白宮與川普會面,還稱川普當面告訴他「你會贏」。川普對他比讚合影,美國國土安全部長諾姆(Kristi Noem)亦曾出席波蘭保守派會議表達支持。

爭議言論與排外主張引發關注

納夫羅茨基在競選期間多次針對烏克蘭難民與歐盟政策發表具爭議性言論,批評波蘭政府提供烏克蘭人過多社福資源,強調福利「應優先給波蘭人」,甚至稱澤倫斯基「傲慢無禮」,並明確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他也主張強化與德國邊境的移民管制、要求德國支付二戰賠款,並簽署極右翼領袖門岑提出的「8項極右承諾」,引發波蘭內外輿論爭議。

選舉結果凸顯波蘭兩極化 影響歐盟未來路線

納夫羅茨基在第二輪選舉以不到2個百分點差距險勝,反映波蘭社會高度政治分歧與兩極化。與其對立的中間派總理圖斯克雖仍掌握內閣與經濟決策權,但納夫羅茨基握有否決法案的總統權力,將成為政府改革計畫的重要牽制者。

分析指出,納夫羅茨基當選後,波蘭與歐盟的關係將更趨緊張,但與川普陣營、疑歐國家如匈牙利的關係可能愈發密切。隨著歐洲多國將面對選舉洗牌,波蘭此役結果恐將牽動整體歐洲政治板塊變化。

國際反應分歧

選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仍表示願意與波蘭新總統合作,盼維持地區穩定。與此同時,匈牙利總理奧班等民族主義領袖則第一時間祝賀,視納夫羅茨基當選為保守陣營的勝利。

隨著納夫羅茨基即將上任,波蘭未來在外交、移民、福利分配與國族敘事等領域勢將大幅右轉,對歐盟整體整合與地區地緣政治將產生深遠影響。

相關新聞

美歐27日宣布達成貿易協議,美對歐盟進口商品課徵15%關稅,歐盟則承諾採購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並且在美投資6000億美元。不過,...
美國聯準會 (Fed) 獨立性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政治風暴,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22 日) 對 Fed 主席鮑爾的持續攻擊升級,...
在港元、美元之外, 香港穩定幣法案中提及可以與離岸人民幣掛鉤,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提供想像。摩根士丹利研報指出,...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27日表示,日本與美國談成的5,500億美元投資計畫不僅限於日美企業,也可能涵蓋在美設廠的台灣半導體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