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務貨運混亂 川普暫緩取消中國低價包裹免稅

據路透社,美國總統川普週五暫停了廢止對自中國寄送的的低價包裹免稅待遇的命令,一直到美國商務部能讓廢止的命令能有效運作。不過,最低限度關稅優惠最終廢止後,將意味著每年從中國直飛美國的超過10億個小額電子商務包裹,將必須轉為需要額外資訊和關稅的入境程序,從而增加時間和成本。
取消小額免稅 衝擊電商平台
中美新一輪貿易戰在蛇年春節長假的最後一天打響,Temu 和 Shein 這兩家頭部跨境電商平台及其服務的千萬零售商家成為首輪受害者。根據新任美國總統川普的一項行政令,將直接影響大量來自中國的服裝、玩具和小家電等小額商品;美國開始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 10% 關稅,同時暫停了一項曾允許價值低於 800 美元的商品免稅進入美國的「小額豁免」規則。這項變動預計將對依賴低價模式的商家造成重大衝擊,部分商家可能被迫退出市場。
小額豁免政策曾是中國跨境電商在美國爆炸性成長的重要原因,其取消將削弱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和效率優勢。根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的數據,2024 財年,美國透過小額豁免規則進口的貨物數量超過了 13.6 億件,較 2023 年的 10 億件顯著增長,其中超過一半的包裹來自中國。在美國每天進口的近 400 萬件小額包裹中,超過 30% 是透過 Temu 和 Shein 運抵美國的。
全球物流混亂 郵務難以因應
自 2022 年以來,美國國會多次嘗試立法,試圖透過設立歧視性標準將中國排除出該制度,但屢次未能通過。去年 9 月,拜登政府發布總統備忘錄,提議一系列規則以填補稅務漏洞,但這些規則在他離職時並未生效。這次川普則以小額包裹為芬太尼及其製造所需材料提供便利為由,宣布緊急狀態,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 10% 關稅,實際上實現了對中國商品的「全面排除」。
如今,來自中國的小額包裹不僅面臨 10% 的關稅,還要疊加先前避開的針對各類商品的複雜關稅。例如,美國至今對中國紡織品執行 301 懲罰關稅,單件洋裝如透過小包裹入境,過去能同時避開一般關稅和懲罰關稅,現在則要同時面對多項關稅。此外,美國海關對這些商品的資料申報、保證金和文件規範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必須提供更多關於貨物目的地和內容的詳細資訊。
這項新政為全球物流與投遞系統造成了混亂。 2 月 5 日,美國郵政宣布暫停接受中國內地和香港郵局的入境包裹,幾小時後又恢復接受包裹。同時,一些中國物流商發佈公告,告知延誤風險,並要求加收費用。例如,雲途物流因清關成本大幅上漲,將加收報關手續費 20 元 / 票,並在包裹簽入時預收 30% 關稅保證金。
電子商務和全球供應鏈公司 Cirrus Global Advisors 的執行長 Derek Lossing 表示:「如果你從事全球電子商務工作,那麼從週二到週五真是充滿樂趣。」
政策暫停 直到商務部能有效應對
因應這些亂象,白宮發言人表示,川普政府對該命令的修訂已於週三簽署,並於週五公布。據知情人士透露,負責檢查電子商務包裹並徵收關稅的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週四與物流專業人士舉行會議,討論甘迺迪機場堆積的100 多萬個包裹的狀況。
一位物流高層週五對路透社表示,海關已開始放行其在甘迺迪機場扣留的包裹,該機場每年接收約 6,000 萬個最低限度的電子商務包裹。許多航運專家和律師警告稱,由於海關機構尚未建立相應的系統和流程,這種轉變將導致海關檢查不堪重負。由於該部門隸屬於美國國土安全部,且該部也負責邊境安全,因此其人手十分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