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鎖定推動修電業法 將非核家園改非碳
立院新會期開始,國民黨團預告將推《電業法》修法,修正重點包括「2025非核家園」改為「非碳家園」、核電廠汰除期限自現行40年延長至60年。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6日表態願與藍營討論優先法案。行政院則重申,在核安、核廢料處理無虞、社會有共識前提下,核能議題才能進一步討論。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5日表示,國民黨在立院新會期將以民生為主軸,推動包括修正《環境基本法》、《電業法》、《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並制訂《AI基本法》等民生法案,修法一大重點在「2025非核家園」目標更改為「非碳家園」。
朱說,國民黨智庫正研擬相關草案,立法院黨團將規畫列入新會期優先法案。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昨也對執政黨質疑,台灣能否以非核家園承受國際競爭?尤其台中空汙嚴重,因此建議將「非核家園」改成「非碳家園」,讓孩子能平安健康地長大。
台中市長盧秀燕昨在立法院重申火力發電要逐步汰除,她表示,火力發電集中在中部地區,台中火力發電廠更是全國最大的電廠,且全部燒煤,製造空汙、妨害人民健康,反觀國際趨勢都不是以煤發電為主流,不必犧牲人民健康,希望國家有正確的能源政策,電力足夠且便宜安全,又能保障人民健康。
對於藍營將優先推動「非碳家園」修法,黃國昌雖未明確回應,但他說,民眾黨團在新會期將秉持過去2個會期遵循的原則,非常樂意與另個在野黨國民黨合作,討論福國利民的優先法案,後續將安排雙方黨團3長會談。
黃國昌也透露,民眾黨非常重視司法改革、世代正義、居住正義與少子化國安危機等,均將列為黨團本會期優先法案,也都會以最開放的態度與國民黨團溝通協商。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批評,藍營聲稱新會期以民生優先,應該要履行承諾,優先排定民生議案,而「非碳家園」或「非核家園」在台灣社會有高度歧異,如果在社會欠缺共識下就要強推法案、不討論就表決,恐會引起更大的政治紛擾。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則表示,台灣位處地震帶,不斷有颱風侵擾,對核安、核廢料存放要有進一步的認證,社會各界要有共識,才能進一步討論核電廠延役問題。
延伸閱讀:
新聞分析/非碳家園vs.非核家園 就看哪個能獲社會共識
國民黨團有意修改電業法,優先推動「非核家園」轉變為「非碳家園」,在能源議題上有別於執政黨,另闢論述戰場。行政院的反應仍延續過去一貫膝蓋反射的回應,強調必須有「社會共識」,才能進一步討論。而近年來國內發電來源左支右絀,逼得民眾用肺發電,現在「非碳家園」對決「非核家園」,那就來看看哪個主張能獲得多數國人的支持。
立法院新會期將開議,朱立倫昨日主持國民黨中常會時指出,國民黨會以民生為主軸推動相關修法,包含請國民黨智庫研擬草案,將「非核家園」更改為「非碳家園」,並請立法院黨團規劃新會期優先推動法案。國民黨立院黨團也將電業法修正列為優先法案,並將核電廠期限從40年延長至60年。
對此,行政院的回應則是,台灣位於地震帶且常受颱風侵擾,因此核安及核廢料的儲存和保存需要有社會共識才能進一步討論。
政院的反應不令人意外,老調重彈,說了等於沒說。台灣的能源政策正因執政黨緊抱「非核家園」的神主牌不放,早就走進死胡同。無論風力、太陽能等綠電都不足以支應持續上升的電力需求,因此只好火力全開,以燃煤方式產生電力,導致中部民眾無奈以肺發電,民怨四起。至於以天然氣取代燃煤,雖然比燒煤好一些,但光是天然氣接收站的設置就面臨環保抗爭,天然氣也存在運輸風險的問題,尤其在地緣政治緊張情勢上升之際,更是不容忽視。
放眼國際,非核觀念已經落伍,非碳才是王道,目前有愈來愈多國家重新考慮核能,包括法國、日本、南韓等,將其視為實現淨零碳排目標的關鍵手段之一。在全球氣候變遷和能源不穩定的背景下,台灣本就有重新審視核能利用的必要性。以核能作為低碳電力來源,重啟核一、核二,延役核三,並建設核四,估計有助於提供電網約20%的低碳穩定電力,不該是完全碰不得的選項,更不該是一有人提出核能可行性就遭全面圍剿。
賴清德總統曾指出「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能源政策是多選題。現在國民黨提出另一個選項了,接下來所謂社會有沒有達成共識,可不是行政院的主觀意識來決定答案。制定能源政策,台灣應該容許更多理性思辯的空間,別再繼續讓黨意凌駕民意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