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論/台灣如何因應川普的貿易戰?

美國總統川普一日一驚嚇,果然發動新一輪關稅戰,針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關稅,而台灣雖未直接被列入首波制裁名單,但由於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高達600多億美元,加上美國高層官員對台積電的言論,台灣的經濟環境勢必受到嚴峻考驗。

這場貿易戰的核心問題在於川普的經濟政策並非單純的貿易調整,而是帶有強烈的政治意圖。他的邏輯簡單而直接,誰從美國賺錢最多,誰就該受到懲罰。這種基於赤字導向的思維,讓即使是美國的長期盟友也無法倖免。加拿大和墨西哥被加徵25%關稅,中國則被課以10%關稅,而美國內部經濟學者普遍擔憂,這樣的措施將導致物價上升、通膨惡化,甚至可能讓北美經濟一體化終結。

川普的關稅戰對台灣而言,最直接的影響是兩個產業:半導體與傳統製造業。其中台積電早已被美國政府視為戰略資產,川普政府的官員多次表達對台積電的「不滿」,認為美國過於依賴台積電,而台積電則「奪走了」美國的半導體產業,甚至傳出美國可能對台積電課徵100%關稅的消息。美國未來必將持續施壓,逼迫台積電加大對美投資,甚至可能進一步要求台灣讓出部分晶片技術。

至於傳統製造業,一旦美方決定以縮小逆差為優先目標,台灣的紡織、鋼鐵、工具機等產業都將首當其衝。如果美國進一步對台灣加徵關稅,將迫使許多台灣企業重新調整供應鏈,甚至可能逼使部分企業將生產基地遷往其他關稅較低的國家。

此外美國貿易政策帶來的全球供應鏈變動,尤其當歐盟也可能被納入關稅戰時,全球貿易的流動模式將發生劇變,台灣勢必需要重新思考出口市場的布局。

面對這場貿易戰,台灣不能再陷入內耗,應該迅速採取戰略性應對措施。首先是重新定位台美關係,避免盲目依賴。台灣長期以來將美國視為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川普政府的做法已清楚表明,貿易順差對台灣來說,並不是一個保障,反而可能成為美國打擊的理由。政府應該考慮在國際貿易上更積極布局其他市場,包括加強與東協、歐盟等地的合作,降低對美依賴。

同時台灣需要與美國進行更高層級的談判,而非僅限於商務部門。美國政府在考量關稅政策時,往往不只是基於經濟因素,還包括戰略與政治考量,因此台灣需要更高層級的外交運作,確保自身利益不會輕易被犧牲。

過去幾年,台灣在國際局勢中選擇站在美國陣營,但如今川普政府對台灣的態度並未給予特別優待,這應該促使台灣重新評估與中國的關係。台灣過去過度仰賴美國的保護,導致兩岸關係緊張,而如今美國不再單方面護台,這使得台灣在貿易戰中更難尋求緩衝空間。

面對中國,政府應該考慮採取更務實的對話方式,至少在經貿上與中國建立一定程度的合作,以降低關稅戰的衝擊。兩岸經貿關係並不等於政治屈從,而是經濟戰略的一部分;若能穩定對中國的出口市場,台灣在面對美國施壓時,將擁有更多談判籌碼。

政府要認真現實,團結國內,避免內部消耗。台灣的政壇目前陷入嚴重的內耗,朝野雙方的攻防戰已讓決策效率大幅下降。在全球貿易環境面臨巨大變局之際,台灣的執政團隊應該優先考量國家利益,而非黨派鬥爭,政府應儘速召集經貿專家、企業代表,制定清晰的對策,並且讓朝野各黨達成共識,以免在關鍵時刻陷入內部爭鬥,錯失應對的機會。

川普的貿易戰不只是單純的經濟手段,更是一場涉及全球政經布局的較量。台灣在這場戰爭中的角色,並非只是被動接受,而是應該積極調整自身戰略,才能確保經濟發展的穩定。

劉大年:美對加墨中徵關稅 台商供應鏈重整

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25%關稅,逼製造業回流,學者指出,目前缺乏台美投保協定、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台商在當地缺乏保障,政府必須通盤考量,善用我半導體籌碼爭取。而經濟部3日提出4招要助台商,包括幫忙供應鏈移到美國等布局。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認為,台商供應鏈區塊往東南亞與美國移動,目前美已是我海外第一大投資國,我國廠商確實需要更多保障,有必要檢討簽訂台美投保協定、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但他強調,不僅這些傳統協定,近年國際續聚焦數位貿易、供應鏈經濟安全、關鍵礦物等新的保障協定,政府應通盤檢討,新舊都要積極爭取。劉大年坦言,要跟川普爭取簽投保等協定不容易,但是全世界都在爭取台灣半導體加入,這是我們的談判籌碼,政府必須善加利用。

經部提4措施助台商

針對墨國300家台商,經濟部昨聲明將透過4個方式協助業者。包括「成立專案服務小組及諮詢專線」及「針對廠商海外布局提供客製化服務」、「在美成立投資貿易服務中心」,評估各州投資環境,以及「強化台美產業合作,助攻台商創新升級」。

  1. 成立專案服務小組及諮詢專線,提供即時協助。由貿協在美、加、墨、東南亞及南亞的駐外單位成立專案服務小組,與貿協總部合作,提供受影響企業諮詢與即時服務。

  2. 對於廠商海外布局提供客製化服務。有意在海外重新布局的台商,例如轉移至美國設廠,或思考部分製程移往其他國家,如東南亞及印度,經濟部提供目標市場的相關資訊及分析。

  3. 經濟部在美成立台灣投資貿易服務中心,協助企業評估美國各州投資環境、供應鏈移轉方案及當地合作夥伴媒合,落實經濟部「境外關內」政策。

  4. 爭取強化台美產業合作,助攻台商創新升級。工研院北美辦公室將促進台美企業研發與製造合作,協助台商尋找當地合作夥伴。

但要協助我供應鏈移往美國,對台商的相關權益保障卻不足。近年與台灣翻新投保協定的國家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台美雖曾在1952年簽署「中美關於保證美國投資制度換文」,但年久失修,前經長尹啟銘更指這是一紙只保障美在台投資,不保障台在美的單邊不公平協定。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3日也警示,川普要解決美國貿易逆差問題,加拿大僅是逆差第9名,而台灣排名第6,關稅制裁恐難避免。江啟臣也建議,未來4年大談判時代,除了盤點籌碼,擬妥策略,更要能洞燭機先,因勢利導。

宏碁陳俊聖:選擇最有利供應鏈

宏碁董事長陳俊聖談到川普關稅戰議題表示,宏碁原本已經有些在中國生產的產品例如顯示器、桌機等被徵收關稅,現在川普宣布將對中國產品加徵10%關稅。而宏碁是品牌公司,商業模式是根據最有利的供應鏈、合理的品質、合理價格和通路做出好的安排。宏碁筆記型電腦主要在中國生產,必須重新考慮有沒有其他選項,已經有些桌機轉移到美國境內和東南亞生產。他說,宏碁在美國短期仍有存貨可因應,至於代工廠如何布局,要詢問代工廠才知道。對宏碁這樣的品牌公司而言,需要選擇最有利的供應鏈,要考慮當地生產的價格及物流成本,做出最完整的安排。

宏碁泛亞營運總部總經理侯知遠說,宏碁在印度當地已設有組裝工廠,導入筆電和桌機製造,並與當地大型製造公司合作,目前在印度可以在地製造,抓緊國際化潮流。施振榮表示,「變」是常態,台灣具有速度和彈性,只要在全球分工中可以找到對世界做出貢獻的角色,會是最後贏家。

陸台商備案 轉移生產基地

南昌台商協會榮譽會長王恩國表示,川普目前加徵10%關稅,加上原來的25%,所以現在是總共是35%,他認為未來確實還有可能提高。他說,自己從事出口相關行業,雖然不直接出口美國,而是透過第三地轉口,目前未受到關稅影響,但未來如果川普的關稅政策全面實施,風險就會很大,因此他現在也開始做一些評估,包括在印度另闢基地。

 

 

 

相關新聞

央行昨(20)日舉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考量國內通膨將續緩步回降,且全球經濟成長降溫,前景面臨諸多風險,恐影響國內經濟成長力道,...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國安策略,除限縮兩岸宗教、教育等交流,也指示就兩岸經貿所涉及的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的調整。...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周三利率決策和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記者會的五大重點摘錄
行政院 提出的 財劃法 修正覆議案,遭 立法院 否決,未能通過覆議。預計總統將於三月底前,公布由在野藍白聯手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