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會聚焦化債救經濟 市場期待下一輪刺激政策

中國政府8日宣布財政刺激政策,以人民幣10兆元(下同,約新台幣45兆元)的規模化債,引起各界關注。分析認為這可能是明年新一波經濟刺激政策的起點,未來仍有財政增量空間。

第14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2次會議8日通過國務院議案,增加6兆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同時,從2024年起,連續5年每年在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安排8000億元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專用於化債。整體規模達人民幣10兆元。

綜合第一財經、財聯社,面對這一波大規模的政策,不少市場分析師與投資人都認為這是「財政增量政策」落實階段的第一步,未來仍有增量空間。

中證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潘宏勝分析,這次的債務置換方案有明確的規模、進度和相關制度安排,可有效緩解地方政府的化債壓力、減輕付息負擔,有利於地方政府落實保運行、保民生和促發展。同時也有助於穩定和增強市場信心。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表示,這次債務置換規模很大,反映出中央政府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並推動經濟成長的決心。同時藉由債務置換,地方的城投公司能夠有序剝離隱性債務,實現債務責任在政府與平台之間的明確區分,從而降低債務負擔、提升財務穩健性,為城投公司轉型奠定基礎。

對於未來的政策方向,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有進一步提出增量財政政策的空間,值得期待。至於重點方向,潘宏勝表示,2025年的積極財政政策有望在擴大專項債發行、超長期國債支持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與消費等重點領域等方面持續加強力道等。

抗貿易戰 陸12月推刺激方案

權衡川普上任後關稅戰風險,全國人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祭出加碼政策,振興中國市場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將重返白宮。面對政治狂人重攬大權且共和黨將全面執政,向被川普視為首要敵手的中國大陸的壓力陡增。市場預期,除了正在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望推出新刺激政策,中方將觀望接下來情勢,12月中旬舉行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可能推出加碼措施。

針對川普重新入主白宮,中國外交部表發言人毛寧6日在例行記者會表示,中方對美國的政策是一以貫之,將繼續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當問及如何面對川普威脅將加徵關稅,毛寧則回應不回答假設性問題。

年內大陸有望再推刺激措施的時間點

還在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目前只公布置換地方存量債務的議案,市場預估總置換規模在人民幣(下同)6~10兆元不等。至於其他具體的財政刺激措施,各方看法不一,不過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美國選後詭譎的政治變局,增添了中方訂出刺激政策的難度。綜合外媒報導,新加坡智能投資平台StashAway投資分析團隊指出,中國將等待更具體的局勢,謹慎權衡政策,預估12月中旬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推出更大規模的措施。

至於中方將端出哪些刺激措施,投行摩根大通分析,中國大陸目前的經濟困境源自房地產危機,預估官方可能會發行4~5兆元的債券籌集資金,用以購買存量房,如此才有望促使房價回穩。事實上,大陸中央早前已要求地方政府清理庫存房,但地方政府缺乏財政資金執行這項政策。若透過中央發債、撥付更多資金可能會有幫助。

在刺激消費方面,市場預估可能作法包括提高福利金、繼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等。考慮到長期以來大陸政府對直接發錢給民眾猶豫不決,這部分措施可能不及投資者的預期。報導分析,債務的快速攀升,也是中國大陸對大規模刺激計畫卻步的主因。目前中國官方公布的中央與地方債務數據GDP的50%,但投行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顯示,如果算上表外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截至第二季,中國大陸的公共債務與GDP之比已從2019年的73%升至102%。

一文讀懂12兆元化債新政這七個問題很關鍵

這次12兆元化債新政究竟是什麼?

依先前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未來5年要償還總額14.3兆元隱性債務。這次國務院推出的12兆元化債新政,正是幫助地方實現上述目標。具體來說,12兆化債新政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6兆元,即允許地方政府2024年至2026年每年發行2兆元地方政府債券,合計籌資6兆元,來償還隱性債務。第二部分是4兆元,即允許地方政府2024年至2028年每年發行0.8兆元地方政府債券,合計籌資4兆元,來償還隱性債務。上述兩部分合計10兆元,意味著未來五年藉新還舊,可以償還10兆元隱性債務,地方僅剩4.3兆元隱性債務需要在2028年前償還。

第三部分是2兆元,即上述剩餘的4.3萬億元隱性債務中,有2萬億元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按原先合約是在2029年及以後到期,按照此前要求這2兆元隱性債務需要在2028年之前償還,但新政之下,允許它按原先合約在2029年及之後償還,也就減輕了2028年底之前償還2萬億元隱性債務壓力。

原本2028年底前地方需要消化的14.3兆元隱性債務,減去上述三部分化債新政12兆元,使得地方2028年底前需要消化隱性債務降至2.3兆元,而地方五年償還2.3兆元隱性債務比較輕鬆。

12兆化債新政會帶來什麼影響?

首先,這解決地方“燃眉之急”,緩釋地方當期化債壓力、減少利息支出。這次隱性置換,近三年密集安排8.4兆元,顯著降低了近幾年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規模,讓地方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同時,由於法定債務利率大大低於隱性債務利率,置換後將大幅節省地方利息支出。我們估算,五年累計可節省約6000億元左右。

其次,這有助於地方暢通資金鏈,增強發展動能。透過實施置換政策:一是將原本用來化債的資源騰出來,用於促進發展、改善民生。二是將原本受制於化債壓力的政策空間騰出來,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資與消費、科技創新等,促進經濟穩定成長與結構調整。第三是將原本用於化債化險的時間精力騰出來,更多投入在規劃和推動高品質發展中去。同時,還可以改善金融資產質量,增強信用投放能力,利好實體經濟。

最後,這有助於推動解決地方各類「三角債」問題,提振經營主體信心,降低金融機構呆壞帳損失。

原始連結:https://m.yicai.com/news/102350822.html

 

 

相關新聞

美國拜登政府在卸任前1周宣布嚴格的技術出口管制,限制AI(人工智慧)晶片出口,這不僅止於中國,而是將全世界分成3個限制級別,...
新媒體與國家之間對於社會群眾的影響向來是政治傳播學界所熱衷討論的議題,在數據導向、資訊當道的21世紀,民主國家的數位內容管制嚴謹程度不一,...
本半導體大廠Rapidus預定4月進入2奈米製程技術進行試產階段,日本媒體卻已盛傳,6月將向博通供應2奈米試產品,...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今天表示,將會採取多項舉措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包括大幅提高中國國家外匯儲備在香港的資產配置比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