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告別連四月擴張 9月製造業PMI 爆冷
國際景氣吹冷風,台灣製造業廠商對景氣的看法也從觀望轉向擔憂,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公布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9.2,中斷先前連四個月的擴張(指數高於50)轉為緊縮,為近半年最低值。
尤其9月包括新增訂單、生產與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同步轉為緊縮,顯示廠商悲觀氣氛轉濃,主因包括中、美、歐PMI持續緊縮、OPEC下修國際需求、AI高基期效應使短期拉貨力道趨緩和市場保守看待iPhone16銷售。
其中,經季節調整後的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同步中斷連續五個月的擴張轉緊縮,指數分別回跌8.2與10.6至48.5與46.8;新增訂單中未完成訂單指數更回跌至43.5,是3月來最快緊縮速度。
中經院表示,時序步入第四季旺季,但9月PMI各項數據顯示市場缺乏動能,使製造業產能稼動率無法持續攀升。產業別來看,電子暨光學產業與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訂單、生產與未來六個月展望都重挫逾10點並轉緊縮。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說,前幾個月廠商還在觀望未來景氣,現則擔憂。至於電價調整,連賢明分析,廠商應已有預期,儘管經營成本會增加,但都以外銷為主,且民生電價凍漲,對物價衝擊應該不大。
連賢明進一步表示,美國及大陸9月都採取較強力的寬鬆貨幣政策,大陸也祭出一連串振興政策,是否能刺激經濟,將影響全球氛圍和廠商心理,有待觀察。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分析,接下來中、美經濟發展將是觀察重點,雖美國經濟可能軟著陸,若大陸經濟起不來,世界各國景氣復甦會顯得疲弱。
中經院也統計,9月台灣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續跌1.2至53.3,是2024年3月以來低點,其中受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影響,營造暨不動產業未來展望滑落至53.6的去年12月以來最慢擴張速度,但保住擴張水準,未掉入緊縮。
延伸閱讀:
新聞分析/H2數據放緩… AI非無敵 經濟續旺要另闢新路
今年來,台灣的經濟情勢可用前熱後溫形容。上半年各種指標欣欣向然,從出口、景氣燈號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都呈向上奮起之勢,但到了下半年,情況似乎出現了轉折,景氣雖沒到冷掉的窘境,溫度不如先前卻是不爭的事實。
今年來,景氣好轉最大的功臣非AI商機莫屬,在AI及其相關應用、落地等需求帶動下,各種數據有如打了強心針;但在亮麗數據的背後,台灣整體產業不均衡復甦的隱憂仍存,僅靠AI拉動經濟,有如只依賴單引擎控制一架空巴A380客機,很難保證安全性和續航力。
更大的變數則是國際景氣亂流,不論是歐美、日本或大陸的PMI,近月都有從高點反轉回跌之勢,相關地區景氣領先指標的表現欠佳,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小型經濟體,不可能完全不受國際影響,單獨走自己的路,數據回跌其實有跡可循。
在內有產業復甦冷熱不均、外有國際變數搗亂下,廠商對景氣的看法由觀望轉為擔憂,也屬合情合理。過去台廠曾靠蘋果光照亮產業前景,現在卻因看淡iPhone新機而旺季不旺,AI這個「頂樑柱」若無法長期不墜,廠商勢必要尋找下一個新商機。
從整體數據來看,9月PMI數值49.2其實不算太差,距離50的枯榮線僅一步之遙,現在說經濟前景悲觀,恐有失公允;但信心指數由擴張轉為緊縮,顯示景氣確實面臨可能的拐點,面對經濟走勢「留校察看」,相關政策也有必要更謹慎因應。
因廠商若對景氣懷抱不確定性,會影響採購;更值得關注的是,台灣廠商存貨連續19個月偏低,客戶存貨則連續23個月偏低,代表供應鏈韌性不足,只要市場風吹草動,就可能影響實際產出等新增訂單指標,下個月的新增訂單表現,將是決定後續景氣走勢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