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一輪市場刺激…訊號亮了
大陸三大金融監管機構今(24)日將聯合舉行記者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李雲澤、證監會主席吳清將出席,引發外界猜測可能宣布降息或推出新一輪市場刺激措施。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天宣布,將在今日上午就「金融支持經濟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幾分鐘後,人行時隔七個月後重啟人民幣745億元的14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1.85%。
彭博稱,美國聯準會上周開始降息後,增強外界對人行降息的預期。如果沒有更多支持,大陸今年可能無法實現5%左右的經濟成長目標。澳新銀行經濟學家楊宇霆認為,僅降息10個基點不足以遏制經濟勢頭的下滑,需要一個規模更大的舉措,大陸官方可能會拿出工具箱中的其他政策措施,如降準、降房貸利率等。
潘功勝:近期將降準0.5個百分點 向市場放水4.5兆元
潘功勝在記者會中並提出,將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通過資產質押,從中央銀行獲取流動性,將大幅提升資金獲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創設專項再貸款,引導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持回購、增持股票。
在房貸部份,潘功勝表示,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並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具體作法是,引導商業銀行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房貸利率附近,預計平均降幅大約在0.5個百分點左右;將大陸全國層面的二套房貸最低自備款比例由25%下調到15%,統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貸最低首付比例。
李雲澤:對6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強核心一級資本
李雲澤表示,大型商業銀行主要監管指標處於健康區間,近年來主要依靠自身利潤留存的方式來增加資本,但隨著銀行讓利力度不斷加大,利潤增速放緩 ,因此,將對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強核心一級資本,按照統籌推進,分期分批有序實施,持續督促大型商業銀行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資本約束下的高質量發展能力。
銀行一級資本包含普通股、優先股、資本溢價、未分配利潤、可轉換成股票的債券..等,使銀行能承受一定的呆帳損失,因此補充核心資本是商業銀行抗風險最根本手段。
李雲澤透露,前期大型商業銀行下設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已在上海開展股權投資試點,現在具備擴大試點條件,擬採取以下措施:一是擴大試點城市範圍,研究將試點範圍擴大至北京等18個科技創新活躍的大中型城市;二是適當放寬股權投資金額和限制,將表內股權投資佔比由4%提高到10%,投資單檔私募基金的佔比由20%提高到30%;三是優化考核機制,建立長周期差異化的績效考核。
對於風險化解,李雲澤稱,目前高風險機構集聚的地區,都已形成了具體的改革化解方案,正按照一省一策,穩妥有序地推進實施。同時指導銀行保險機構積極配合化解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當前大陸金融業尤其是大型金融機構,經營穩健,風險可控。伴隨房地產地方債以及中小金融機構三大風險逐步化解和緩釋,金融風險正在穩步收斂。
延伸閱讀:
吳清:將發布促進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並購重組政策
吳清表示,新「國九條」和資本市場1+N的政策體系以來,市場生態進一步好轉,堅持監管的長牙帶刺、有稜有角。
對於當前嚴監管階段性成果,吳清指出,8月末大陸證券期貨違法案件577件,形成了「有力的震懾」。市場基礎制度加快完善,上市公司2023年度現金分紅達到2.2兆元,創歷史新高;同時,加強程序化交易管理;市場功能保持基本發揮,新股發行和再融資保持適當的節奏;資本市場改革創新堅定推進,發布市場服務科技16條及8條措施,更好發揮併購重組作用,今年5月以來併購重組重大案例達到50單。
吳清稱,證監會將突出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堅決打擊財務造假、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在代表人訴訟、先行賠付方面爭取落地更多示範性案例。
中國經濟網此前引述公開數據,截至8月底,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約15萬億元,近五年增長1倍多,持股佔比從17%提高到22%。但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量仍有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