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遷與碳化學先驅 陳鎮東當選中研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宣布第34屆院士當選名單,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約聘研究講座陳鎮東榮列其中,專長為碳化學與全球變遷,足跡遍及三大洋,論文著作等身。中研院院士為終身名譽職,象徵台灣最高學術榮譽,陳鎮東也是中山大學創校44年來,首位在校時即榮膺中研院院士殊榮的教授。

中研院4日晚間宣布本屆院士暨名譽院士名單選舉結果,共選出28位新科院士、2位名譽院士,新科院士人數創近年新高。院士分別選出數理科學組8人、工程科學組8人、生命科學組6人、人文及社會科學組6人,其中陳鎮東獲選數學理科組院士。

中山大學表示,陳講座教授研究範圍遍及三大洋及南、北極,是全球碳循環及生態研究先趨之一,曾獲得象徵生態學領域最高殊榮的日本琵琶湖生態獎與日幣500萬元獎金;琵琶湖生態獎每兩年頒發一名日本籍與一名非日本籍的卓越研究者,陳講座教授是台灣第一位獲得該獎的學者。另外,他也擔任國際科學理事會「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副主席長達七年之久。

此外,陳鎮東去年更榮膺亞、澳洲區海洋學者評比第一名。在最新的全球15,542位海洋科學領域學者排名數據中,他的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去年由全球第八成功晉升至全球第七。

陳鎮東表示,在1970年代尚未出現全球變遷概念時,他即另起爐灶,考慮再三後選擇發展新領域海洋碳化學;1984年受延攬回台,開始關注全球變遷,意外成為全球變遷議題的先驅。在他參與領導的大型國際邊緣海研究計畫中,首度指出過去誤以為長江是東海漁場營養鹽的主要來源,實則黑潮深水湧升到東海大陸棚,帶來生物生長所需的磷,用科學研究數據證實並導正。相關研究,為台灣在全球變遷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關新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
近期市場開始討論美國「關稅戰」演變為「貨幣戰」的可能性,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直言,現在政府心理已有準備,「...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