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隆:將與央行討論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

不動產市場資金動能恐再受限。央行總裁楊金龍向金管會提議,應檢討銀行法72-2條「排除條款」,立委據此建議,不動產放款應採總量管制。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0日對此說明,針對銀行法72-2條,金管會內部已籌設小組討論,至於是否採取總額限制,將與央行進一步討論後確定。

銀行法72-2條規定,銀行承做房貸、土建融等不動產放款,以銀行總存款和金融債30%為限,是不動產放款「天條」。金管會在2018年因應社會需求及鼓勵企業擴充生產線,將六大建築項目如公私立各級學校、醫療機構、政府廳舍、長照機構、社會住宅和廠房(含都更危老、營建工程的營運周轉金放款等),排除不計入30%限額。

央行總裁楊金龍也對此表示,「私下有與金管會討論過」,對於銀行法72-2條的「排除條款」應有檢討空間,但雙方尚未討論具體項目;金管會承諾,預計在一個月內做出檢討。

金管會統計,因存款增加速度快,不動產放款比率在2022年6月來到27.19%高點後就一路下滑,去年4月來到新低的26.22%,隨後新青安導致不動產放款增加,比率又開始上升,至今年5月為26.54%,但至今已22個月未超過27%。

彭金隆表示,銀行法72-2是以30%為限,分子(不動產放款)、分母(存款)是同步上升,存款增加、不動產放款的量也是增加,針對銀行法72-2檢討,金管會已籌設小組討論,但是否要採用總額管制,有待與央行討論。

銀行局局長莊琇媛指出,過去政策中一向只有比率限制,從沒有過限制總量,未來是否採總量管制,或30%比率是否需調整,會跟央行討論,但其實二、三年前金管會才拉高過建築放款風險權數,對土建融已做控管。

金管會2022年拉高銀行計算資本適足LTV法(不動產暴險按貸放比率)中法人房貸、自然人第三戶房貸、購地、餘屋及工業區閒置土地貸款的五大項風險權數,最高達200%,適用新貸、舊案續貸及轉貸案,等於已掐緊不動產放款金流。

台灣金融業打國際盃 彭金隆:強化金控政策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9日拜會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呼籲政府以新加坡為標竿,協助台灣金融業打國際盃。彭金隆10日表示,金控成立邁向22年,資產規模增加6~7倍,跟新加坡單純走銀行擴大不同,將持續強化金控政策,持續推動優質整併。

針對立委指出,目前金融業占台灣GDP約6%,沒有顯著成長,反觀新加坡13%、超過台灣2倍,全球百大銀行中也有新加坡的銀行,國內金融業想打亞洲盃、世界盃,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但人才不足,反而都去高科技產業。

彭金隆說明,台灣金融產值占GDP比重維持在6%,因台灣其他產業也很強,不只金融業,分母不同,金融業產值與GDP是同步成長,只是沒有超額成長。人才是全球競爭的,最重要的是工作條件與工作願景。台灣成立金控公司已邁向22年,資產規模已增加6~7倍,跟新加坡單純走銀行擴大不一樣,每個國家壯大金融市場做法不同,將強化金控政策,持續推動優質金融整併。

另三家純網銀樂天銀行、LINE Bank(連線銀行)、將來銀行開業以來至今年3月底虧損60億元。彭金隆強調,虧損有在改善,會尊重市場機制,「這些門(純網銀)並沒有關掉」,也會維持現狀,有人要再申設、溝通都可以,法律雖沒限定三家,也要看市場狀況放行。

彭金隆認為,純網銀剛開始的建置成本高,不能用獲利來予以衡量,一般看純網銀、純網保的市值不會從獲利來看,而是看發展潛力,看它的營運模式是否有持續有現金流、能支持獲利轉正、客戶質量有無增加,不是只看眼前。

壯大金融業產值 金管會推動金控優質整併

財委會立委李彥秀昨(10)日質詢時關注,台灣金融業產值占GDP僅6%已多年停滯不前,但反觀新加坡金融業產值占比13%卻是台灣兩倍,如何讓金融業打世界盃?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說,台灣金控走了逾20年,資產規模也擴大了七倍,未來將續強化金控政策、推優質整併。

彭金隆說,金融產值占GDP多年維持6%,是因為台灣有產業,分母比較大,因此金融產值占6%是與GDP同步成長,而非超額成長。

金融及保險業產值占GDP比重

他說,每個國家壯大金融市場不同,台灣今年有成立邁向22年的金控公司,金控資產規模已擴大了六至七倍,「我們方法跟新加坡單純走銀行業是不一樣的」。李彥秀昨說,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日前在建言中提到,金融業產值占GDP約6%都沒顯著成長,新加坡成長13%是台灣兩倍,還有三家全球百大銀行,台灣卻一家都沒有。李彥秀進一步說,20年前臺銀資產規模比星展銀還大,但如今卻連星展銀的車尾燈都看不到,台灣要想辦法打亞洲盃和世界盃,金管會提及人才不足,要如何解決?大家都跑去高科技產業,去台積電上班,要如何推動亞洲資產中心?

彭金隆說,大家很喜歡用金融產值占GDP比重,去跟星港比,但這一點需要仔細思考。他說,雖然金融業GDP保持6%,這是跟GDP同步成長。而台灣是有產業的,分母是比較大,這也是金管會為何想透過法規鬆綁,有更多商品、更多市場機制嘗試,和更多服務可進入市場,擴大市場規模,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讓台灣金融市場更蓬勃發展。

李彥秀說,那是否可以用金融整併?彭金隆坦言,優質整併是一個方向。未來在擴大金融業競爭力上,「假如是優質的整併,我們還是會持續推動」。

相關新聞

行政院 提出的 財劃法 修正覆議案,遭 立法院 否決,未能通過覆議。預計總統將於三月底前,公布由在野藍白聯手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
三月五日, 美國 國防部 次長柯伯吉在參議院聽證會被質疑近兩年對中國立場變軟。他說:「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核心利益是防止中國稱霸,...
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放緩,中央銀行發布報告,針對總體經濟前景列出四大不確定因素,美總統川普新政影響列為首位,其政策具高度不確定性,...
當大家高喊AI算力即是國力,漸漸習慣於花費鉅資,大量採購AI硬體設施時,Deepseek這類開源軟體突然崛起,不僅無需巨大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