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行放手 人民幣市場價震盪走貶
在中國人民銀行引導下,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20日下調33個基點至7.1192元,不僅創七個月來新低,亦影響在岸價與離岸價雙雙下挫。銀行主管分析,多種跡象表明人行正在適度放寬中間價的下限,允許人民幣適度貶值,但並不代表人行將全面放手讓人民幣走貶。
人行從去年9月起,將每日中間價控制在微幅震盪範圍,更曾連續多日僅在個位數基本點震盪。20日人行讓中間價下調33個基點,已是近期罕見的劇烈下調,並創下去年11月23日來新低。受此影響,在岸價20日甫開盤就跌破7.26元關口,官價收報7.2605元,較上日下跌35個基點,創去年11月14日的逾7個月新低。離岸價亦失守7.28元關卡,盤中最低跌到7.2879元,同樣創逾7個月低點。
路透20日報導,由於人行罕見放手中間價擴大貶幅,引起市場猜測。瑞穗銀行亞洲首席策略師張建泰表示,美國聯準會6月會後聲明偏鷹派,預期美國短期內降息無望,美元依舊強勁,人行不降息也很難抵擋人民幣被動貶值壓力。
渣打銀行全球研究部中國宏觀策略主管劉潔指出,確有跡象顯示人行可能略微放寬中間價的下限,但中間價調節的變動,並不代表其外匯政策出現變化。在可預計的未來,人行將繼續確保匯率穩定。至於人行略微放鬆外匯管理的目的,只是為了在分紅購匯需求增加情況下減少供需失衡。她預期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在第三季將繼續承壓,可能測試7.3元關口,但不會偏離太多。
市場稍早曾傳出,由於近期大陸經濟數據未如理想,人行可能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允許人民幣漸進式貶值。但大陸外管局隨即表態,強調官方堅決防止匯率「超調」。人行行長潘功勝19日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也表示,將力保匯率彈性,同時強化預期引導,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刺激房市效果有限 LPR按兵不動
中國人民銀行20日公布6月份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3.45%,5年期以上LPR為3.95%,均與前值持平,符合市場預期。由於人行17日未調整LPR參考指標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外界預期6月LPR也將按兵不動。
界面新聞報導,不少分析師指出,當前人行政策性降息面臨兩大難題。首先,第一季商業銀行淨息差已降至1.54個百分點,明顯低於1.8的警戒指標,降息將拖累銀行淨息差繼續下降,不利於銀行體系穩健運行;其次,在美國降息前景不明的情況下,人行降息會擴大中美利差倒掛幅度,對人民幣匯率形成壓力。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未來政策性降息幅度較為有限,可能僅在10~20個基點左右,優先選擇的政策工具組合是保持MLF操作利率不變,通過引導存款利率下調、全面降準等方式,推動LPR報價單獨下調,降低各類貸款、特別是民眾房貸利率,緩解實際利率偏高的局面。
信達證券分析師解運亮表示,不降息可能是考慮到目前下調政策利率,對房市的刺激作用有限。人行5月推出的「517新政」,已全面取消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貸利率下限,無須再參考5年期LPR變動。另外,面對收入預期偏低的環境下,僅靠LPR下調5~10個基點,也難以形成有效的刺激。
儘管MLF利率不變被視為6月LPR維平的主因,但業內人士提醒,LPR報價並不必然與MLF利率掛鉤。LPR雖是金融機構對最優惠客戶的貸款利率,但歷史資料顯示,MLF利率與LPR調整步調並非完全一致,仍要看市場實際情況而定。未來政策利率可能持穩,但隨著銀行端負債成本的下修,存款利率或將進一步下調,並會影響到LPR的下一步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