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降息 方向一致但步調不一

歐洲央行6日宣布降息1碼,是近五年來首度降息。美國聯準會則於12日公布最新利率點陣圖,19位聯準會決策官員預測降息的中位數是今年只會降息一次,且可能要等到近年底時才會啟動降息;歐洲與美國的降息政策,雖然方向一致但已然步調不一。

自從COVID-19疫情及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雖然美國、歐元區、英國、加拿大等全球主要央行,都同樣面對通膨威脅並大幅升息對抗通膨;但其實各國經濟狀況差異極大,升息造成的傷害也因此各有不同。

舉例來說,雖曾同樣經歷糧食及石油等能源價格飆漲,但美國是糧食及能源出口國,歐元區則是進口國;其次美國是武器及疫苗出口國,但歐元區卻是進口國。另外,烏克蘭是距離美國遙遠的戰區,但歐元區卻吸收大量的戰後難民。政策上的差異也包括美國在這段期間內大舉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美國的民間消費及借貸因而大幅增加,有助於短期經濟成長。

這些背景下,即使過去兩年來歐美升息步調一致,但經濟成長的軌道至今卻已有所偏差。美國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2.5%,今年的預測更達2.7%;但歐元區則分別僅有0.4%及0.8%;德國去年經濟成長更為負0.3%。

美國經濟的強勁更顯示在股價上。相較於COVID-19爆發後股價的低點,量化寬鬆帶動的資本市場榮景持續不墜:2020年3月至今(2024年6月17日)的四年多來,美股全數翻倍成長,道瓊上漲109%,S&P 500上漲145%,那斯達克上漲160%,費城半導體更上漲324%。甚至即使聯準會已公開表示今年應只會有一次降息,美股卻仍然在AI全面應用的想像及期待下持續飆漲創新高。

過去這一波的升息,全球央行大多追隨美國的步調,但降息則不然。美國聯準會自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間升息11次,幅度21碼,歐洲央行則晚幾個月,自2022年7月起至2023年9月止共升息十次,幅度18碼。歐洲央行升息的啟動與結束,因此都在美國之後;但今年6月歐洲央行卻領先美國,迫不及待地展開降息。

歷史經驗上,升息循環往往造成景氣衰退,升息結束後,因此總是迎來「為經濟踩油門」的降息;目前除了歐元區之外,全球已有其他十幾個國家走上降息之路。雖然通膨並不見得已下降至2%的目標水準,但降息的著眼點卻是為經濟成長添加柴火。相對地,市場殷殷期盼的美元降息,卻始終等候不到,最主要的原因,不僅是美國通膨下降速度太慢,更是因為美國經濟太強,沒有聯準會降息的空間。

只是,美國經濟究竟不可能始終強勁,最近的數據也終於開始看到一些轉折,包括今年5月美國失業率上升至4%,個人消費支出出現下滑,職缺相對於失業者比率下降至1.24,最新公布的5月製造業指數低於持平指數50達48.7,另外美國今年第1季經濟年成長率下修至1.3%,也都顯示經濟的放緩。

若美元利率繼續維持在高檔,對於目前美國的個人、企業及政府負債,都將造成過大的壓力。因此,雖然美元降息的啟動已確定較歐洲更晚,但即使步調不一,終究仍將踏上一致的方向。

(作者是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延伸閱讀:經濟學者:一樣要降息 歐美央行本意大不同

央行降息估計能帶給股市更多的資金動能,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4日表示,近期市場預期今年底美國聯準Fed會降息約2碼,且多數預期9月開始降息,中信銀行觀點,目前可預估最快7月31日的FOMC會議開始降息。

但林建甫提醒,仍要觀察6月會議的會後聲明(Statement)及聯準會主席談話,「如果未透露下次會議(7月)降息的跡象,則預估降息時間點可能延後至9月。」

而且,林建甫認為,聯準會應在9月在降息方面有所行動,對執政黨的選舉才好交代。由於今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可能對明年的通膨情勢造成重大變數,尤其如果是前總統川普當選,很可能對世界各國及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並用關稅的收入來支持他的減稅政策,擴大財政刺激,結果反而造成新一輪物價上漲壓力,令通膨無法順利向2%回落。

他是在4日以《美國2024降息政策的影響》為主題的北威論壇上,作出上述說法。

央行降息多是顧及經濟有衰退跡象,台大財金系兼任教授劉憶如則指出,美國此次的降息將會是「健康的長期循環」,因為通膨得到控制是非常捧的事。而預估6月央行會議開始降息的歐元區,則確實是因為經濟零成長,所以採取降息帶動經濟,兩者情況有所不同。

劉憶如也強調,一如升息不是一次,降息也不會只有一次,都會有循環的現象。由於降息會帶動資金出入,像大船入港,因此對降息要小心謹慎,因為一旦降息,就不能再回頭升息。雖然美國和歐洲的降息動機不同,利率調整方向大家會走一致的路,避免套利交易(CARRY TRADE)的資金流入流出力量太大,對市場造成傷害。

劉憶如

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現任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香港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美國亞洲協會(Asia Society)國際事務委員會委員、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上海財經大學兼任教授、及南京大學校聘客座教授。

相關專欄

中國上周召開兩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此次會議聲明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降息降準等「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