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創辦人許文龍辭世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十八日辭世,享耆壽九十五歲,他白手起家創辦奇美集團,被譽為「台灣壓克力之父」。比起工作,他更熱愛藝術、釣魚,「將來如果我走了,不要為我造墓。辦一場音樂會就夠了」,浪漫風格成為他人生的最佳註腳。

台灣壓克力之父 領航幸福企業

許文龍十七、八歲就創業,在台南開了一家小塑膠廠,做塑膠品和玩具加工起家,一九五九年,他正式成立奇美實業,奇美實業第一次轉型,是由塑膠廠轉入壓克力,把該種石化原料變成普及化商品,用途從以往飛機擋風玻璃,擴大至建材、浴室、招牌、麻將等,並向中央標準局登記為「壓克力」,這項技術在他手中誕生,這讓他被尊稱為「台灣壓克力之父」,更使奇美成為全球頂尖壓克力供應商之一。63歲把ABS做到世界第一,在石化界和台塑分庭抗禮,素有「北台塑、南奇美」之喻,70歲成立奇美電子,成為全球面板第四大廠。

許文龍因技術出身,能掌握產品需求先機,但他企業成功,則另有一套釣魚理論的經營哲學,這也影響著奇美實業的日後發展。

他認為,做企業,要去想「如何分享利益」,讓大家都能釣到魚;分享對象包括周邊客戶、員工和原料供應商。以員工為例,奇美員工薪資高外,配股也比其他公司多,不只技術人員有,最基層的守衛、女工都有,上上下下均願為公司付出,讓奇美有「幸福企業」美稱。

生命有限 能生生不息的只有自然與藝術

許文龍熱愛藝術,收藏豐富的他也樂於分享,將自己的藏品整合後,於1992年開設了奇美博物館,館藏共分為藝術、樂器、兵器與自然史等4大領域,緊扣許文龍個人的藝術品味。

許文龍始終認為,產業對於社會要有責任,社會才比較好。奇美實業營收上千億元,但一直都未上市。因為許文龍認為,「經營企業不是以賺錢為目的,而是讓所有人獲得幸福」,由於和資本市場的邏輯背道而馳,因此寧可穩穩賺也不上市。

許文龍辭世,各界哀悼,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這對台南人、台灣都是一大損失,他感到非常的難過與不捨。黃偉哲說,許創辦人不僅是成功企業家,也是傑出的文化人,成立「奇美文教基金會」長年從事社會公益、鼓勵社會藝術創作及音樂風氣,成立「奇美博物館」將一生收藏的藝術珍品與國人共享。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232條款,並於今(2025)年6月4日宣布對鋼鋁及其衍生品實施50%關稅後,台灣扣件產業受到重創。關稅、匯損,加上中國、...
在野黨修改 憲法訴訟法 ,明定參與評議的 大法官 不得低於十人、宣告違憲不得低於九人,但目前大法官有七名缺額, 賴清德...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