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膠著、美援動搖 越戰恐在烏重演

烏克蘭主要支持者美國已有動搖跡象,部分共和黨國會議員開始阻擋軍援烏克蘭,未來美國國會是否會像當年越戰一樣,拒絕撥款導致美軍撤離、南越失利,值得觀察。

烏克蘭六月初展開大反攻以來進展緩慢,戰場前線膠著,加上俄烏與歐美等各方缺乏可行或明確的政治目標做為指導,戰爭可能變成延續數年的漫長消耗戰。消耗戰比的是誰先動搖,目前看來,烏克蘭主要支持者美國已有動搖跡象,部分共和黨國會議員開始阻擋軍援烏克蘭,未來美國國會是否會像當年越戰一樣,拒絕撥款導致美軍撤離、南越失利,值得觀察。

華盛頓郵報指出,烏克蘭無法在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引發外界對衝突可能變成僵局且國際挺烏減弱的擔憂。

而在華府,要求削減對烏援助的呼聲很可能隨二○二四年美國總統選舉時程而升高。華爾街日報指出,烏克蘭「收復全部失土」的核心目標固然明確,卻因西方對此支持態度有限而難以達成;美國與歐洲盟國想阻止俄國取勝,卻想避免戰事升溫風險,使得西方縱有意讓戰爭結束,拿出的方案都不被俄烏埋單。

去年二月俄烏戰爭以來,美國對烏軍援採漸進式,帶來的結果就是基輔沒法贏、俄國沒有敗,雙方都不願和談。

十九世紀西方兵學大師克勞塞維茲的名言「戰爭只是政治以其他手段的延續」,強調軍力只是達成政治目標的工具。當代如前蘇聯與美國在阿富汗失利、美國陷越戰泥淖等,都是政治目標不明確導致最後滿盤皆輸的例子。

華府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所長波利亞可娃表示:「設下戰事不升級、避免失控等指導原則,美國等於自己造成衝突冗長,最終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處境,連幫烏克蘭取得優勢逼對手談判的次要目標都未必能夠做到」。

美國在越戰就是自我設限,只想阻止共產主義擴張,解放全越南。美國因傷亡增加、國內反戰聲浪高漲,國會不再支持為戰爭撥款,迫使美國於一九七三年撤軍。

美國俄勒岡大學政治學教授武有祥說,越戰勝負的決定性因素,是北越從蘇聯和中國得到的財政和軍事支持沒有動搖,而美國給南越的支持卻動搖了。美國雖然沒有派兵參加俄烏戰爭,但美國國會對烏克蘭的支持已開始動搖,對苦戰中的烏克蘭絕對是利空。

【延伸閱讀】

美眾院動盪 白宮擬包裹援助盼供烏克蘭「先撐一年」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遭罷免引發援烏斷炊隱憂,白宮現正研究推動規模較大的援助包裹,讓烏克蘭能撐過2024年11月美國大選之後;但在共和黨內,反對援烏已漸蔚為風潮。

「華盛頓郵報」指出,共和黨籍的眾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遭自家黨內強硬派發動罷免而落馬後,在眾院選出新議長前,國會立法陷入停頓,一些議長繼任人選更對繼續援烏公開質疑。民主黨籍的總統拜登擔憂動盪影響援烏,表示會盡快就相關議題發表重大談話。

白宮目前還沒敲定新的撥款援烏方式。不願具名的高層指出,下一步很大程度取決於誰會出任眾院議長。

2名拜登政府高層透露,目前討論的是應否推動一更具戰略性的大型援烏包裹,讓烏克蘭能撐過2024年11月、避免國會在總統選舉年還要不斷就援烏法案表決,還是先推動規模較小的短期援烏計畫,以便較有機會獲共和黨人放行;一些行政部門與國會內支持烏克蘭的人主張力推前者。

白宮官員表示,目前雖仍有足夠撥款權限支應烏克蘭在戰場的緊急需求,但不確定能保持多久。一名高層說鑒於眾議院動向難以預測,行政部門已不再尋求先前作法,即在協商短期政府撥款法案時納入240億美元援烏經費。

但推動能支應烏克蘭一整年的大型包裹,勢必再遭已將麥卡錫拉下馬的共和黨內強硬派力阻。保守派團體「美國復興中心」(Center for Renewing America)副總裁卡德威(Dan Caldwell)就說,當前主張監督援烏與烏克蘭國內貪腐的人,都會被扣俄國同路人帽子,「這讓援烏倡議更啟人疑竇」。

目前共和黨籍俄亥俄州聯邦眾議員喬登(Jim Jordan)、路易斯安那州聯邦眾議員史卡利塞(Steve Scalise)是2名呼聲高的眾院議長繼任人選。喬登4日已表態反對再通過其他援烏包裹,而史卡利塞雖不若喬登般強硬,卻也得面對黨內強硬派要求應把錢用於國內的壓力。

五角大廈一名高層表示,雖然2名人選都讓他們頗擔心,但至少史卡利塞以往有過兩黨合作的紀錄,也承認俄國咄咄逼人帶來的威脅,反觀喬登屢次證明自身是個在外交政策議題上難以溝通的死硬派。

知情人士透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上月造訪華府與拜登會面離開時,對美國今後的援烏顯得比之前更憂心;拜登則再三向對方保證只要烏克蘭有需要,美國就會相挺到底。

「紐約時報」指出,麥卡錫遭罷免除讓眾議院再陷混亂,也凸顯共和黨人對繼續援烏的興致大減,如今反對援烏的力道還成為右翼檢視忠誠度的試紙。

共和黨籍喬治亞州聯邦眾議員泰勒葛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力主反對援烏,她援引CNN於8月初的一份民調顯示55%受訪美國民眾反對國會通過額外援烏經費為例,稱援烏已成票房毒藥。

她說:「這議題(援烏)已非常不受歡迎,不只共和黨選民,現連美國大眾也開始覺得。」

共和黨籍猶他州聯邦眾議員柯蒂斯(John Curtis)過去多次援烏表決時都投贊成票,如今也加入反對行列,且在上週表決時反對資助烏軍訓練計畫。他說這麼做是做好把關問責,要讓拜登政府給出如何讓烏克蘭取勝的答案,同時也要逼北約盟國投入等量付出。

即便連過去最挺烏的共和黨人,現在都說若民主黨不在重大政策與政府支出上讓步,很難想像挺烏能從選民手中拿到票。

之前不吝於支持援烏的重量級共和黨南卡羅來納州聯邦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表示,參議院可以端出多達600億甚至700億美元的援烏包裹,比拜登的240億美元還大手筆,但前提是民主黨須拿嚴格移民限制來換。(中央社)

相關新聞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7日結束為期二日的利率決策會議,會後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不變,...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6日表示, 中國人工智慧市場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達到約500億美元規模,這使得美國企業能否進入該市場變得至關重要,...
 在中美即將啟動經貿談判前夕,雙方貨幣政策先行較勁。中國人民銀行7日宣布降準降息,向市場釋放人民幣(下同)1兆元資金,期以「雙降」...
新台幣匯率近期勁揚,引發市場對美國施壓升值的揣測。彭博和路透等外媒6日報導,台幣走升部分原因來自未經證實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