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貶破32.3元 七年新低
國際美元指數狂飆,暌違十個月再站上107大關,非美貨幣貶壓加劇,隨外資加大匯出力道,新台幣3日早盤一路趨貶,帶量重挫逾1角,一度跌破去年10月盤中低點32.345元,尾盤在央行調節下,貶幅收斂至9.1分,終場收在32.328元兌1美元,創2016年7月7日以來逾七年新低,總成交量放大至14.69億美元。
新台幣今年以來大舉走貶,至3日止貶值已達1.62元或5.01%,收在32.328元,與今年高點29.7元相較,上下波動2.628元。匯銀主管說,以過去新台幣年均高低震盪3元來看,今年低點預計在32.7元附近。
但是美國聯準會(Fed)高利率可能持續更久時間,若後續Fed比預期更鷹派,強勢美元再獲有力支撐,新台幣不排除貶至更低價位,最壞情況將挑戰33元整數。
央行統計,美元指數強漲0.75%,主要亞幣全倒,泰銖重摔0.51%、星幣下殺0.34%、印尼盾挫0.32%、新台幣貶值0.28%、馬來幣下跌0.26%、日圓走低0.03%、披索小貶0.01%,人民幣及韓元休市。
匯銀主管說,外資大量匯出,熱錢持續外流買美債,新台幣開盤即被打到破32.3元,雖出口商伺機進場積極拋匯勉強撐住匯價,但賣壓不及外資買盤,出口商預期匯價貶勢持續,在32.35元價位上停手轉為惜售,終場前靠央行苦撐全力阻貶,跌幅趨於收斂。
國際美元指數衝回107高點,美債殖利率繼續走升,匯銀主管說,相較於台積電股利殖利率約2%多,2年期美債利率已5%以上,外資自然大舉轉進美債,要期待外資回補台股的難度很高,新台幣恐將續弱,短期先測試32.5元關卡,貶破後將再挑戰32.8元。
匯銀主管說,關鍵指標仍是人民幣,後續看雙連假後走勢,若中國人民銀行放鬆匯率干預,人民幣持續疲軟,新台幣也不容易反轉回升。
延伸閱讀
新台幣匯率貶至「楊金龍防線」?央行總裁:沒有貶值底線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4)日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多名立委關注近期新台幣匯率每況愈下,今天一早貶破32.4字頭、為逾七年的新低水準,新台幣匯率是否有所謂的「楊金龍防線」?楊金龍回應,央行關注的是新台幣匯率的相對穩定,沒有所謂的「貶值底線」。立委追問,新台幣匯率是否會維持在一定的區間波動整理?楊金龍回應,央行關注的是新台幣匯率的穩定,意思是「雖然我們(新台幣匯率)貶值,但其他幣別也在貶值,若是綜合考量,以一籃子貨幣來比較,新台幣匯率還升值一點點。」
楊金龍表示,近年國內股匯市走勢仍多由外資進出所主導,今年第3季以來,美國經濟表現多優於市場預期且具有韌性,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可望軟著陸,截至9月28日,美國2年期及10年期公債殖利率分別上揚至5.06%及4.57%,帶動美元指數上升3.22%。此期間外資利用AI熱潮帶動國內電子股上揚而趁機獲利了結,賣超台股3,997億新台幣(折約125.68億美元),併同所獲配的多數股利匯出,致國內匯市出現美元超額需求。
央行穩匯 上半年砸8.8億美元
央行書面報告指出,由於國際美元走強,加上外資累計約匯出157.14億美元,是今年新台幣重貶主因,但新台幣與其他主要貨幣相比,貶幅仍居中。上半年新台幣對美元貶值1.37%,小於日圓慘摔9.14%、人民幣重挫4.28%及韓元大跌4.04%,央行上半年淨賣匯8.8億美元,若加計去年下半年淨賣匯47.5億美元,合計近一年來淨賣匯達56.3億美元,約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0.76%。
新台幣自去年以來一路走弱,央行官員表示,去年上半年央行淨賣匯82.5億美元,為央行2020年起公布統計以來最高,其次為去年下半年淨賣匯47.5億美元,去年合計淨賣匯13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淨賣匯8.8億美元,則是統計以來第四高。
第三季以來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可望軟著陸,加上外資賣超台股及領到現金股利匯出,匯市出現美元超額需求,至9月28日止,新台幣對美元較6月底貶值3.51%,較去年底更貶值4.83%,「但仍相對其他貨幣穩定」。
央行強調,台灣為小型開放經濟體,貿易依存度高,且外匯市場屬淺碟型,維持新台幣匯率相對穩定有其必要性,長期來看,新台幣對美元匯率波動度,小於星幣、歐元、日圓及韓元等主要貨幣,有利廠商報價與營運,也有助國內金融穩定與經濟成長。
央行並提到,至8月底止我國外匯存底餘額5,655億美元,較上年底增加106億美元;至6月底外幣流動性約6,956億美元,包括官方準備資產5,698億美元、其他外幣資產327億美元、其他未來一年內可使用的外幣流動性93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