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半導體禁令吃不消,中國訴請WTO裁決!

美國於今年10月針對中國祭出一系列晶片出口管制措施,引發中方不滿,路透社12日報導指出,中國已就此事向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WTO)提出貿易爭端。

美國為了圍堵中國發展晶片產業的野心,於今年10月祭出了一系列晶片管制措施,要求美國企業在未獲得政府許可的前提下,不得出口先進晶片和相關製造設備至中國。

根據中國商務部駐日內瓦世貿組織代表團最新發布的聲明,美國的限制措施不僅違法全球貿易原則,更會威脅到全球供應鏈的穩定,中國因此在WTO框架內採取法律行動,並將此視為是維護其合法利益的必要之舉。

由於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快速,中美雙方在此領域上屢屢交鋒,中國駐美大使秦剛近日在美中貿委會年度晚宴上表示,美方推出的半導體限制措施,恐會使全球半導體產業在未來三年內損失近100億美元,中長期負面影響更是不可忽視。

WTO為了解決成員之間的經濟糾紛設置了爭端解決機制,正式法律程序包括雙邊諮商(Request for Consultations)、爭端解決小組(Panel)、以及上訴機構(Appellate Body)等。中國提告後將進入爭端解決機制的第一階段,美國有 60 天的時間與中國進行磋商,若雙方無法解決爭端,中國可要求成立 WTO 專家小組。

若專家小組作出裁決報告後,當事成員不滿意結果,便可以向上訴機構提起上訴,該機構由七名常設法官所組成,可針對貿易紛爭做出最終判決。然而美國因擔心上訴機構的裁決違反其利益,因此從歐巴馬(Barack Obama)執政時期便屢屢阻撓WTO任命新的上訴法官,使上訴機構陷入停擺狀態。

在中國就美國的晶片限制提告前, WTO的爭端解決小組甫於9日裁定,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執政時以保護國安為由,對進口鋼鋁加徵關稅,此舉違反了全球自由貿易的規範,建議美國對此進行調整,不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對此裁決表示「強烈」反對,並拒絕取消課徵關稅。

相關新聞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15日針對央行貨幣政策框架檢討發表演說,他警告供應衝擊加劇下,未來幾年通膨可能更不穩定,...
5月8日,在紐約外匯市場上,日元兌美元匯率下跌,達到1美元兌146.10日元左右,創下約一個月以來的日元貶值新高。...
美中為期2天的瑞士日內瓦經貿會談落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12日表示,取得「重大進展」。彭博12日報導,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將從145%...
美國和中國5 月 11 日以積極的態度結束了這場高風險的貿易談判,美國官員宣稱達成了一項減少美國貿易逆差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