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告指陸核彈數將增至1500枚且「用途模糊」 北京:不首先使用核武

五角大樓一星期前發布的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 警告說,到了2035年,中國可能會擁有1500枚左右核彈頭,而且「北京沒有明確說明究竟計劃如何使用這些核彈」。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大校12月6日對此予以駁斥,他表示,這份報告「歪曲中國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無端臆測中國軍力發展,在台灣問題上粗暴干涉中國內政,這是其渲染炒作所謂『中國軍事威脅』的慣用伎倆」。
在聲明中,譚克非還指責美國才是「世界和平穩定的最大麻煩製造者、最大破壞者」。他還重申了中國「致力於保持台海和平穩定,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不過,這位中國國防部發言人並沒有直接駁斥美方有關中國核軍力增強的說法,而是指責美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核武庫,持續升級三位一體核力量,大力發展並謀求前沿部署戰術核武器,降低核武器使用門檻,通過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係進行核擴散,日益成為核衝突的源頭」。
法國總統馬克宏曾經將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係描述為「與中國的對抗」。該伙伴關係簽署時,澳洲宣布不再按原合同購買法國潛艇,轉而購買美國核潛艇,一度嚴重影響了澳洲與法國、歐盟的關係。
根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的數據,截至2022年,俄羅斯共擁有5977枚核彈頭,而美國的庫存為5428枚。據該機構稱,中國目前擁有350枚核彈頭。
長期以來,中國方面一直強調堅持其防禦性安全政策,並表示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過,近年來,中國宣稱的防禦性立場時常遭到外界的質疑。
在12月6日的聲明中,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再次重申「中國堅定奉行自衛防禦的核戰略,始終恪守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把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就在12月3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裡根國防論壇上表示,美國面對中國,正處於關鍵時刻,需要足夠軍力來確保21世紀的國際規則根據美國價值觀來制訂,而非中國價值觀。他說:「中國是唯一一個有意願且越來越有能力重塑其地區和國際秩序、以適應其專制傾向的國家。所以讓我清楚地表明:我們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
此前一天,奧斯汀還現場參加了美國最新款隱形戰略轟炸機B21的亮相儀式。這款軍機被用於對抗北京迅速增長的網路、太空以及核軍力,是美軍力推的以中國為中心的重大核戰略改革的一部分。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這項改革將在2046年前耗資1.2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