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弘茂對「中共二十大」習近平的權力集中 值得兩岸政策關注

田弘茂董事長表示,中共「二十大」及「一中全會」出現一些重大偏離常識研判的結果,可謂中共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最重要的會議,否定改革開放路線,傾向毛澤東思想左傾路線。未來的高層權力結構在「一中全會」後已完全拍板定案,建立習近平式獨裁,往蘇聯史達林極權體制方向前進。經由領導人政治報告,黨章修改,及決議等形式,已經確定未來重要政策走向,以及指導政策的思想路線,權力金字塔頂層只有習總書紀。

 為何「二十大」召開的結果是基本上,反映習近平行事風格與思想方向,有下列五因素:

- 習近平第二任期內幾乎完全掌握武力及強制力;

- 透過中組部及黨校系統,掌握中共組織部門及相關人事任免權;

- 掌控中央政法及公安系統;

- 控制以中宣部為主的言論、思想及宣傳機器;及

- 將內外重大政策集中在若干功能性的中央工作委員會或小組,完全由習做主。

由高層權力人事結構和路線/政策可看出,基本上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及集體領導體制運作方式,「二十大」之後幾乎算是初步告一段落,接下來是獨裁極權政治,及左傾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方針。中國將延續年來陸續已出現的變化,繼續深化,不排除出現所謂毛澤東極左路線的新時代版本。各領域都有忠心部屬,專業及能力成為次要,決策者歷練不足,將來能否完成其歷史任務,值得觀察。

  另外中央黨校常務副書記李書磊的動向也值得觀察。今後所有的重大內外政策方向,應該不會有立即轉彎的餘地。習將轉向處理棘手內部問題,包括因清零導致的經濟衰退及失業、房地產泡沫化對金融體系衝擊、國債及地方債急速攀升,及正在形成的社會動盪。

 田弘茂的結語縂括:目前美、中、台關係方面仍屬鬥而不破,然黑天鵝有時候會無預期飛進來,擦槍走火不能排除,緊張時刻提高警覺,加強自我防衛意識。在美中摩擦方面,新人事結構下王歧山及楊潔篪將離職,難以再扮演可與美國溝通的角色,目前尚後繼無人,必須重新佈署人脈。俄烏戰爭目前仍僵持不下,冬天來臨後歐盟經濟是否因能源短缺陷入高度困境,將是歐內部團結一大挑戰。普丁旁邊的重要幕僚或許也不希望對立繼續,雙方勢必思考談和的可能。普丁是否動用戰術性核武,美國是否會進行斬首行動,為國際社會所關切。

 最後田董事長再提醒,全球通膨、供應鍊斷裂、能源及糧食供需失衡,及科技脫鉤問題等,將對國際經濟帶來深遠影響,台灣難以置身度外。

相關新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29 日) 在密西根州發表就職 100 天演說,宣告自己是歷來百日開局「最成功」的總統。他強調,這是「很多很多人」...
加拿大 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廿八日的聯邦大選獲勝,可望拿下國會一六八席繼續執政,但離單獨過半仍差四席。卡尼在勝選演說表示, 美國 總統...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