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大就博會看青年低薪困境

編按:

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於3月5日登場,從企業博覽會中可看到台灣勞動市場的景況與台灣人才的走向,青貧的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從青貧的問題同時也可看到台灣整體經濟及產業問題的痼疾。以下整理相關報導作為追蹤基礎。

拒絕當青貧族 新鮮人謀職向「外」看

台大校園徵才企業博覽會昨登場,卻凸顯國內長期以來的年輕勞動力隱憂,因為低薪環境,成為青貧族。為擺脫困境,今年有不少學生都將謀職眼光向「外」看,主要以能外派、赴海外任職的外商企業為首選;有學生更直言,台灣工作「常態」就是勞碌,與薪水少、血汗畫上等號,想「遠離」國內的苦勞環境。

「到大陸、東南亞、歐美」

無獨有偶,台大多個社團在校門口抗議惡劣勞動環境,並點名多家企業,提醒即將投入勞動市場的同學,別讓自己的權益受損,「抱肝,不要爆肝!」台大大新社成員趙振辰說,看到學長姐畢業後不是薪水低,就是薪水略高卻全天待命,就算忙翻,照樣買不起房子。

台大農業經濟所碩二生林立家想找數據分析、工業管理等類型工作,目標鎖定有外派機會的外商企業,盼能外派到大陸、東南亞或歐美等地,在比較好的勞動環境下工作。另名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碩二黃姓學生也鎖定外商。

「赴香港任職起薪暴增」

「沒有足夠好的環境,人才只會一直往外流。」林立家說,台灣勞動條件、薪資待遇不佳,早已是事實,他有認識的朋友,拿到美國高學歷回台,起薪只有三、四萬元,選擇赴香港任職,起薪瞬間十萬元起跳。

「光年休假就打趴台灣」

另名廿五歲、在台畢業就到新加坡奢侈品產業上班的Eric說,「光年休假就打趴台灣」,他的特休假有卅天、帶薪病假六十天,醫療費用公司全額補助,更別說進公司兩年,去年年薪就有一七○萬元。

「日本經濟新聞」去年曾針對亞洲十國大學畢業生進行調查指出,新加坡月收入約達十萬元新台幣,南韓與日本則落在六、七萬元間。相較之下,根據勞動部職類別薪資調查,國內大學新鮮人起薪約僅廿七K多。

「留台只能找待遇好的」

昨徵才現場還是有人想找國內工作。中原大學醫學工程系畢業、剛退伍的楊姓學生,鎖定半導體業龍頭台積電,但楊姓學生也說,「累」已是科技產業常態,「只能在常態中找待遇較好的」,台積電起薪三萬八千元,再加上分紅,已屬待遇較佳者,且企業知名度高,「辛苦還可以接受」,至少能看到公司前景。

台大今年校園徵才系列活動共有二七五家企業參加,提供的職缺數超過二萬個,規模與徵才人數為歷年之冠。

企業家看低薪/35年薪資幾沒變…國家危機

台灣年輕人的低薪問題有多嚴重?中天生技集團董事長路孔明昨在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致詞時表示,「台灣卅五年薪資幾乎沒有變,這是國家很大的危機。」他認為,未來應走創新,並跟著世界走,才能帶動高薪發展。

路孔明說,一九七九年,他畢業時,當時業界給的起薪是二萬元,工作兩、三年後就成長到三萬元,但卅五年後的現在,企業徵新鮮人開出的薪水,依然廿六K到卅K,「一個產業決定一個世代」。

路孔明舉例,菲律賓在一九八○年代很富有,曾幾何時卻變成菲勞,就是因為沒跟上電子產業,而台灣雖跟上電子產業,年輕人起薪還是不到卅K,主要因台灣沒有天然資源,過去在代工模式下,只有人才是優勢,但台灣的代工優勢,現在已被其他國家代替。

路孔明指出,中國大陸在二○一六年推出創新措施,如技術股不能低於百分之七十,出錢的最多只能占百分之卅,但台灣科學家只要介入創新,就會被罵到臭頭,「哪還有創新的動能?」

路孔明說,他不是怕大陸,「但我們需要創新」,台大的學生具有創新的動能,如果要追求更高的薪資所得和報酬,就必須找對產業,跟著未來世界走。

國發會提解方/要轉型創新創業…拉高薪資

針對青年就業起薪過低,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表示,政府對策不是只有改善就業環境,而是透過整個產業結構轉型,來拉高整體薪資水準,政府正推動發展「創新創業」產業,希望讓台灣長出一個新的產業,而新創事業回報率比較高,有機會帶動薪資成長。

政府官員表示,台灣勞工有兩大問題,一個是過勞,一個是低薪,前者政府可協助改善,也是去年勞基法修法的目的,後者涉及總體經濟,政府從政策面改善產業環境,產業本身也要跟著動起來。

龔明鑫說,台灣年輕人就業起薪低,問題由來已久,原因很多,包括產業結構未改變,讓台灣走向低薪,且過去企業用人講究教育和學歷,但發展過程中,這項指標已不明顯,企業主因無從判斷新進員工能力,所以新人進來,統統先給低薪;但調查也發現,企業用人「前三年」新進人員薪水雖不高,過了兩三年,好人才就會獲得較明顯的調薪。

龔明鑫說,青年職能發展及就業協助,教育部和勞動部都有相關機制,但國發會的規畫,偏重台灣整體產業結構的轉型;例如投入數位、科技等新創事業,發展新產業,才能解決薪資過低的長年問題,單純只考量成本負擔,結構性問題會一直存在。

政院幕僚指出,低薪問題的改善,關鍵在產業結構的轉型成功,將既有成本取向、低毛利產出的經濟結構,提升為創新取向,高利潤率的產業型態,青年低薪的問題才會獲得真正的解決。這是蔡英文總統去年上任前,積極規劃五加二新創產業的原因。

新聞眼/幫青年 政府做了什麼?

昨天的台大椰林大道陽光普照,各家企業攬才的宣傳聲此起彼落,但熱絡之餘,背後卻潛藏年輕人對台灣勞動條件的憂心,不少學子寧可尋覓海外工作,也不想留在台灣忍受低薪、血汗、又看不見產業前景的就業環境。

勞動部統計,二○一五台灣整體平均月薪僅一五二○美元(約四萬七千元),低於香港一九一五美元、日本的二五九二美元、韓國二九一七美元;台灣年工時二一○四小時,雖低於韓國、新加坡,但遠高於日本及美國、法國等歐美國家。

月薪、工時,或許不是評估工作選擇的唯一指標,但當台灣產業發展停滯、年輕人看不到職涯未來時,量化的薪資、休假數和工時,遂成為年輕人工作的首選,並將謀職眼光投向海外,離鄉背井、尋覓更好的勞動條件。

起薪低、初入職場工作辛苦,是多數年輕人都可想見的職場樣貌,也非完全不能、或不願忍受,但「看不到未來」卻會擊垮年輕人。在職場努力多年,薪資卻無法明顯提升;工作十年的薪水所得,連買一間小套房都有困難,看不到前景,年輕人怎會想留在台灣?

要讓年輕人重拾對台灣就業環境的信心,提升勞動條件、打造產業前景,兩者缺一不可。推動產業轉型的過程中,需要人才投入,增加誘因讓年輕人願意留在台灣打拚;「五加二」新創產業推動也不能只是口號,要讓企業看到明確的政策執行方向。

蔡政府從就任以來,口口聲聲惦記著「年輕人」,但至今看不到政府為年輕人改變了什麼,改變不用急於一時,但要讓年輕人看到齒輪在轉動,看到未來。

學者觀點/給他們職涯「正面想像」

低薪、勞動條件差、產業未來前景不明等,都是青年積極尋找海外工作機會、不願意留在台灣的重要原因。學者認為,要將人才留在台灣,除改善青年工作薪資外,讓年輕人對職涯有「正面想像」也很重要。

政大勞工所教授劉梅君表示,除了低薪問題之外,年輕人看不到就業市場未來,才是主要因素,加上國家似乎也幫不上忙,只好自力救濟往外尋求機會。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說,各國都重視青貧問題,但政府能做的真的有限,蔡政府上任後試圖提出解方,但力道不足,且相互牴觸。他舉例,要解決年輕人低薪問題,卻又放任雇主以最低基本工資聘任僑外生,不但無法改善國內低薪環境,又進一步擠壓國內年輕人就業機會。

辛炳隆認為,台灣整體國際化程度不夠,加上經濟與產業發展陷入空轉,年輕人留在台灣沒有正面想像,留在台灣工作,幾乎只能一輩子守在台灣,「即使一個月薪資五萬元,但下一步呢?」

辛炳隆表示,新加坡、韓國等國都有明確政策協助年輕人到海外就業,但台灣政府長期擔心年輕人外流,沒有明確政策,不只年輕人到海外工作受到影響,政府也不易掌握年輕人去向,政府與海外人才間的聯繫相對薄弱,無論從回饋台灣或保障國人就業角度來看,政府不應如此消極。

相關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昨(25)日發布最新經濟預測, 上修今年國內經濟成長率至3.85%,較前次預測上修0.56個百分點,主因投資、貿易逐步好轉。...
考量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恐激化中美對立,地緣政治風險將成為更嚴峻的外在挑戰,經長郭智輝23日宣告,將以「境外關內」為戰略架構,由經濟部出面籌組...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宣布,已同意2025年軍公教員工待遇調升3%。行政院人事總處指出,此調薪案將於明年元旦生效,影響人數約73萬人,...
勞保基金將於2028年用罄,勞動部長何佩珊先前在立院備詢時,被問及任內是否啟動勞保年改?她強調「撥補就是改革」,並重申有政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