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任賢》陳時中應率先施打疫苗

編者按:

新冠肺炎延燒至今,台灣終於在昨天(3日)迎來第一批疫苗,但根據目前歐美國家疫苗開打後,注射率能以達標的情形,疫情指揮中心還有一場戰爭需要面對。且看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對於疫苗施打,提出建議與看法。

首批新冠疫苗已於3月3日上午運抵台灣,雖然台灣接到訊息時AZ疫苗已在飛機上了,廠商給的反應時間只有1個小時,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整體反應還算可圈可點,都在學理範圍內。也可能就因為時間太短,一些政治大內宣還來不及反應,所以顯得份外珍貴。

疫苗到來的精確時間無法預估,但大約的廠牌與時間段還是可以知道。指揮中心也把握住疫苗採購延誤的空檔時間,做好疫苗起始接種順序規畫,及第一批擬接種人員的名單造冊。由於新冠疫苗接種是屬於計畫免疫,接種是有強制性的,才能落實有效的覆蓋率。第一批接種的醫療人員名單也只是「需接種名單」,而非僅止於接種意願民單,這已經有半強制的味道,這也是指揮中心非常英明的規畫決定。

若給第一批接種人員太多的選擇空間,台灣要幾時才能達到接種目標量?對不想接種的人又該如何處理?這些都只會添亂,所以有強制接種的意義在還是比較好落實。尤其第一批接種的醫護族群如果還意見一大堆,會給老百姓做不良示範,之後疫苗又該如何打?此時陳時中部長應列在第一批醫護人員接種名單的第一位,親身示範安全性,才能贏得醫護信任,啟動疫苗普接種任務。

新冠疫苗若有強制接種的意義在,疫苗不良反應的迅速釋疑非常重要,可堅定接種者的信心。AZ疫苗整體不良反應低於BNT疫苗,因為是活的載體疫苗,所以接種疫苗濃度不及BNT,起效也較慢,及時疫苗反應比BNT疫苗輕。由於腺病毒載體刺激免疫的時間較長,加上原本的腺病毒也會有免疫反應,後期免疫反應確實較BNT強烈。在臨床試驗時就曾出現過吉林巴利綜合症,但都證實為個案而非通案,因此安全取得了國際執照。

AZ疫苗在臨床應用上也偶有死亡案例,這絕對是背景死亡案例,非與疫苗有關。因為疫苗引起的是免疫反應,過激的免疫反應頂多可致殘,但不會致死。接種疫苗死亡案例的迅速鑑定是堅定接種意願的最佳方式。陳部長在3日的記者會上也很明確地否定了國外接種疫苗死亡案例與疫苗的關聯性,這是正向而明智的表態。

疫苗抵台後,接下來的挑戰是藥監單位必須動員了,這是絕對辦得到的。陳部長已將疫苗的核准由40天縮短成7天,希望藥監單位能動員充分配合。因為疫苗是國人的期盼,多等一天就是多一天的煎熬。

這1年多來,公衛、醫療、戶政、警政、消防、交通,甚至外交、國防都有動員過,藥監單位可說是最後被動員的單位,希望就如同接力賽的最後一棒,就幫台灣衝刺一下吧!

首批疫苗接種於第一批醫護同仁,是台灣新冠疫情邁入結束的里程碑。如果第一批的接種就已經2266了,以後再多疫苗都無濟於事。因此醫護人員必須要為老百姓立下疫苗接種的優良典範,若過程出現了紛爭,後續疫苗接種與防疫都會歹戲拖棚,沒完沒了的。

(作者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

相關新聞

 《財劃法》朝野大戰再起,在野黨14日通過再修正新版《財劃法》,行政院回擊越修越惡、將嚴重影響《公債法》上限和總預算編列。...
勞工保險基金面臨的財務挑戰已達到需立即處理的關鍵時刻。根據最新精算報告,若未啟動年金改革,基金恐將於2031年破產。面對此危機,...
立法院會昨(14)日三讀通過 環評 法修法,增訂 太陽光電 系統條款。明定國家風景區、地質敏感區、重要濕地、山坡地、水面型系統等十類案場,...
 英國《經濟學人》最新一期的封面故事以台灣為主角,點出台灣經濟在出口暢旺、貿易順差創新高的風光背後,潛藏被稱之為「台灣病」的結構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