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狂升 新興亞股資金出走

美元勢不可擋的升勢,正讓全球金融市場面臨更多痛苦,也可能加劇亞洲新興股市的資金出走潮,粉碎亞股下半年反彈的希望。但歷史經驗也顯示,在亞幣貶值時期,台灣電信與消費必需品類股、印度IT類股、南韓醫療保健類股等族群的表現相對較出色。

美元持續走強,全球金融市場料將面臨更大風險。  路透

圖/經濟日報

美元指數今年來狂升近13%,歐元已貶值到幾乎和美元平價,日圓也已貶至20年多來低點,彭博摩根大通亞元指數今年來已跌6%至逾兩年來最低點,且可能寫下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大年跌幅。

Rosenberg研究公司創辦人羅森伯格表示,美元持續走強,對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來說是顆定時炸彈。Gavekal研究公司創辦人蓋夫表示,之前美國的超寬鬆貨幣政策,讓許多企業大量以美元借款,但現在美元已不再便宜。

對亞股而言,亞幣重貶是個壞預兆,因為亞洲股匯市的連動性很強。彭博數據顯示,日本以外的MSCI亞洲指數今年來已跌20%,十大類股全數下挫,同期外資從中國大陸以外的新興亞洲股市撤走710億美元,已達去年全年流出金額的兩倍。

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亞股部門主管陳志凱表示,美元走強是避險情緒所致,而非經濟成長,對亞洲資產來說,不是個好現象。

彭博資訊指出,台灣和南韓股市科技股權重較高的市場,看來特別易受全球債券殖利率攀升、市場對經濟衰退疑慮加深的衝擊,這兩個地區大盤指數今年來的表現已是亞洲末段班,共遭外資淨賣出500億美元。

對出口依存度較低的經濟體來說,本地貨幣匯率貶值也會加重政府財政和企業利潤的負擔,因企業和政府以美元計價債券的償息負擔加重。大幅仰賴進口石油的印度,經常帳逆差和財政赤字持續擴大,拖累盧比匯價貶至歷史新低。持續避免干預匯市的太多,泰銖也已重貶,若再貶值可能威脅泰股今年來的韌性。

不過,若投資人想撿便宜,法國巴黎證券公司去年的研究顯示,過去十年在亞幣貶值時期,台灣電信與消費必需品類股、印度IT類股、南韓醫療保健類股、以及馬來西亞能源類股的表現都較出色。

相關新聞

經濟學人21日發表專文指出,英特爾在半個世紀前是尖端科技的代名詞,也是 美國 技術與商業實力的象徵,如今不但跌出全球前15大晶片公司,...
大陸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主辦上合組織峰會,為今年下半年的重要主場外交活動,據陸方22日正式宣布,將有印度 總理 莫迪、...
美國與歐盟今天公布貿易協議細節,預計汽車輸美關稅將會降低,但歐洲希望的葡萄酒部分維持15%。歐盟就此表示將推動美方進一步讓步。 法新社報導...
中共總書記、大陸國家主席 習近平 21日出席 西藏 自治區 成立60週年慶祝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