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本智慧引導人工智慧 推學術研究跨域整合

陽明交大合校後援會會長施振榮近日接連出席陽明交大合校後在台北、新竹、台南校區的揭牌儀式,他指出,大家都談AI(人工智慧)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他則強調,更重要的是要以「人本智慧(Humanistic Wisdom)」來引導AI,推動學術研究跨域整合,對人類文明進展做出貢獻。

施振榮指出,由於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環境的變化快速且複雜,面對未來的問題,恐怕不是AI所能處理。因此,需要「人本智慧」與「人工智慧」並重,以人本智慧引導Al,讓Al有更廣、更深、更活、更人性化的思維,使其更具價值。

他指出,AI的英文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雖然一般習慣翻譯為「人工智慧」,但實際上翻譯為「人工智能」可能更為貼切,AI尚達不到智慧(Wisdom)的層次,只是一種智能(Intelligence),不過AI的記憶力及運算力可以擴張的空間大,還是能對人類生活及文明的重要工具,AI能解決的是較簡單重覆的事。

施振榮認為,人的智慧能處理的層次比「人工智能」更高,面對未來社會各種情境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需要靠人本智慧,透過經驗累積加上創意,借重科技的軟硬體工具,才能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

施振榮表示,對於事先已知道的議題,AI可以做得比人還好,但對未來新的問題,還是需要以人為本的智慧才能解決,因此需要透過跨領域的研究,例如醫療結合ICT,不同學科以人為本思考,透過各領域的專家合作才能做出更具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他指出,交大前校長張懋期許陽明交大合校後要以「邁向偉大大學(Invent the Future)」為願景進一步開創未來,並鎖定在三大策略性領域(半導體、智慧醫療、AI)取得世界第一的地位。

前二項較具體,AI領域則未來性高,但範圍廣,學術界如能聚焦研究以人本智慧來引領AI未來的發展方向,做出學術論文及應用實例,未來在合校後林奇宏校長領導下,整合校內各學院一起朝此方向努力,相信日後將能引領全球的AI發展新方向。

施振榮建議,未來要具體落實東方矽文明,應該在矽科技的基礎上,以人為本,借重不同領域的專家和AI科技,一起探索可以滿足人類需求的各種服務,讓文明不斷發展。

相關新聞

央行昨(20)日舉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考量國內通膨將續緩步回降,且全球經濟成長降溫,前景面臨諸多風險,恐影響國內經濟成長力道,...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國安策略,除限縮兩岸宗教、教育等交流,也指示就兩岸經貿所涉及的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的調整。...
行政院 提出的 財劃法 修正覆議案,遭 立法院 否決,未能通過覆議。預計總統將於三月底前,公布由在野藍白聯手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
三月五日, 美國 國防部 次長柯伯吉在參議院聽證會被質疑近兩年對中國立場變軟。他說:「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核心利益是防止中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