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見 元月新生兒不到萬人

人口警鐘持續敲響,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元月台灣出生人數僅9,601人,是自統計以來,史上第一次單月新生兒不到1萬人,出生數惡化狀況比金融海嘯時還慘。針對此問題,立法院法制局建議,應借鏡日本、新加坡,從訂定專法及提供所得稅優惠著手。透過專法可採取更強力政策作為,而所得稅優惠上,可以生育子女數目為基礎提高優惠額度,來達到「催生」目的。

內政部官員表示,今年元月出生的新生兒,約是去年3月左右懷胎,當時疫情正嚴重,經濟受衝擊浮現,企業放無薪假,可能影響生兒育女意願,推測可能是出生人口較少的原因,不過官員也表示,單一月份較難呈現全貌,還是要持續觀察。

內政部日前公布去年人口統計,台灣人口數首次出現負成長,去年底台灣人口數為2,356萬1,236人,較前年底減少逾4萬人;此外,新生兒僅16萬5,249人,也是史上新低,同時死亡人數也是第一次多過出生人數,人口自然成長首度形成「死亡交叉」。

最新統計,今年元月全台灣出生人數僅9,601人,粗出生率為千分之4.8;而死亡人數達16,332人,粗死亡率為千分之8.16。也就是說,光是元月,死亡人數足足比出生人數多了6,731人,「生不如死」的情況持續,且單月差距就高達6,000多人,也是史上少見。

立法院法制局研究分析則指出,少子化影響層面深遠,包括就業人力萎縮、勞動力高齡化;而在財政方面,以年金與健保為例,由於少子化造成的倒金字塔人口結構,將使既存虧損愈來愈大。若少子化問題繼續惡化,將影響國家經濟發展,並削減國家總體競爭力。

法制局也提出諸多建議,除了友善育兒環境、提高房屋首購族零利率之貸款金額、延長零利率補助期限等,也建議在少子化問題嚴峻下,政府應由政院主導,比照日本制定專法,透過整合性規畫及監督機制有效解決問題,避免各部會、中央地方各自為政。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232條款,並於今(2025)年6月4日宣布對鋼鋁及其衍生品實施50%關稅後,台灣扣件產業受到重創。關稅、匯損,加上中國、...
在野黨修改 憲法訴訟法 ,明定參與評議的 大法官 不得低於十人、宣告違憲不得低於九人,但目前大法官有七名缺額, 賴清德...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