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護照,新冠時代的下一個政治衝突引爆點?

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應對措施,下一個即將爆發的主要問題已經在英國激起了譴責暴政和歧視的聲音,在丹麥引發了抗議,在美國的網上引發了虛假信息,並在歐盟內部帶來了地緣政治衝突。

引發辯論的疫苗護照,即政府頒發的證明持有者已接種了預防新冠病毒疫苗的紙卡或智慧型手機碼。疫苗護照的目的是讓家庭能夠團聚,讓經濟得以重啟,並讓幾億已接種疫苗的人恢復某種程度的正常狀態,同時確保所有這些都不會導致病毒的傳播。某種版本的疫苗護照也許能讓持有者進行國際旅行。其他版本的能讓持有者進入只允許接種疫苗的人進入的場所,如健身房、音樂廳和餐館。

雖然這種護照在大多數地方還只是一個設想,但以色列充分利用國內的高疫苗接種率,已在上週率先推出了本國的疫苗護照。一些歐洲國家正在考慮效仿。拜登總統已要求聯邦機構研究各種選擇。預計一些航空公司和依賴旅遊的行業和目的地將要求這種護照將世界以接種了疫苗和未接種疫苗來劃分。

但得到絕大多數疫苗的都是富裕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享有特權的族群,這樣的提案給予接種了疫苗的人更多的特權,同時加強對未接種者的限制,可能會擴大本已大到危險程度的社會差距,造成讓人望而卻步的政治和倫理問題。又疫苗護照的計劃還可能加劇與新冠病毒疾病有關的民族主義:在各國之間引發將本國公民利益置於全球利益之上的爭吵。

研究公共衛生倫理學的尼科爾·哈蘇安(Nicole Hassoun)和安德斯·赫裡茨(Anders Herlitz)在《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上寫道由於疫苗在種族、階級和國籍上的分配不平等,「免疫護照是否合乎道德並非顯而易見。」儘管如此,好處是明顯的:祖父母們可以與住在其他地方的孫輩們團聚;體育比賽、音樂會和其他活動可以部分但安全地回來;國際旅行和部分旅遊業可以恢復;生意可以在不給從業人員帶來不必要風險的情況下重新開張。哈蘇安和赫裡茨寫道,所有這些都是疫苗護照為什麼「可能不可避免」的原因。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25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他將把中資公司TikTok美國業務出售給美國和全球投資者的計劃,...
數位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24日在上海正式營運,將進一步推進數位人民幣的國際運營與金融市場業務發展。中國央行副行長陸磊介紹,...
美國總統川普本(9)月 22 日在聯合國向各國領袖表示,在七個月的時間裡,他已經結束了「七場無法結束的戰爭」,並批道聯合國並沒有任何幫助。
超過 200 位科技圈資深老將、政界人士與諾貝爾獎得主今天呼籲全球各國,迅速為人工智慧(AI)劃定不得逾越的危險「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