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操縱」二三事(上)

台灣長期享有鉅幅貿易順差,其占GDP比率2014年迄今甚至都高於10%。2015年至2017年四月間,又因中央銀行積極買匯阻升新台幣,金額超過GDP的2%,致四度被美國列入操縱匯率的觀察名單。

惟自川普於2016年底當選美國總統起,我國央行懍於川普對匯率操控的重視,開始減少買匯阻升。此舉雖然導致新台幣升值,但也使台灣自2017年10月以來,從匯率操縱觀察名單除名。直到近年美中貿易戰與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轉單效應,導致對美貿易順差大幅增加,突破200億美元,以致在去年12月台灣再被列入觀察名單中。

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美國發布名單隔天的12月17日,面對媒體央行是否持續調節匯率之詢問,以「穩定匯率為央行之職責,優先於美國壓力」、「新台幣匯率基本上由市場供需決定,但若危及金融穩定,央行會調節」,以及「央行不會為了取得(出口的)不當競爭優勢,而操縱匯率」等三句話回應。

誠然,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以來,各國競以寬鬆的貨幣政策救經濟,使得全球資金氾濫,資金跨境流動頻繁。復以金融帳交易又占各國外匯交易的八、九成以上,匯率波動多由短期資金進出主導,故而大量的資金跨境流動,導致許多國家匯率的動盪起伏。

也因此,國際貨幣基金(IMF)容許各國央行在匯市上進行調節,以緩和短期資金進出對匯率穩定的衝擊。然而,藉由大量買匯,刻意壓低本國匯價,以提高本國出口競爭力的匯率干預,在國際上則是不被容許的。楊總裁上述發言的後兩句,基本上與國際規則相符。

檢視美國的匯率操縱三項認定指標,經常帳順差(主要是貿易順差)不能超過GDP的2%,台灣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年很難符合。又若是美中貿易關係持續緊張,或新冠疫情未能獲得有效控制,以致轉單效應持續發揮,台灣的對美貿易順差要壓縮在200億美元以下,短期內恐怕亦有難度。

因此,楊總裁雖然對外宣稱「匯率穩定優於美國壓力」,但可預見央行為了避免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仍必須努力將其為了降低新台幣升幅所進行的持續買匯金額控制在GDP的2%以下。那麼,在此買匯額度限制下,若是新台幣升勢依然不止,該當如何?就成了央行必須面對的挑戰。

許嘉棟

美國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博士 現任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 曾任中央信託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副總裁、中央經濟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台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相關專欄

時值寒冬歲末,公益慈善團體籲請民眾踴躍捐輸,濟助生活陷入困境的鰥寡孤獨廢疾者,以及生活困頓家庭,俾讓他們也可過個好年之呼聲,不絕於耳。...
自由經濟學派大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曾說:「企業的唯一社會責任,是為股東創造最大的價值,即利潤。」...
國內的學者專家過去討論央行的匯率政策者多,關心貨幣政策者少。這主要是由於在進入21世紀之後的十多年期間,央行為了協助出口與經濟景氣,...
政府對公共事業價格管制,雖然可為主政者博得「體恤民瘼」的美譽,進而有利爭取選民的支持,但必將衍生政府須以稅收補貼事業單位的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