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變種病毒BA.4、BA.5來襲!專家呼籲不恐慌並落實疫苗施打

國內疫情才稍見平緩,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指出,Omicron新型亞變種BA.4、BA.5已在超過40個國家現蹤,台灣也於13日宣布檢出5例個案。對此,外國學者預測,新一波疫情恐在冬天爆發,雖然Omicron導致中重症的機率較低,但確實有讓患者重複感染的能力,代表群體免疫可能難以達標。

群體免疫恐難達成 接種疫苗為唯一解方

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全球衛生教授斯芮達(Devi Sridhar)投書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指出,根據英國及美國佛羅里達州等地的數據顯示,BA.4、BA.5確實正在引發新一波流行,雖然Omicron變種並不會讓確診症狀更嚴重,但確實具有讓患者重複感染的能力,進一步證明了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恐怕難以達成。

面對與病毒共存的未來,以及隨時可能爆發的下一波疫情,斯芮達提出3大建議:首先,英國政府應該計畫在秋天開打追加劑,依照年齡及高風險族群優先接種,但也應推動全民施打,而不是僅針對75歲以上長者或高風險族群。

另外,斯芮達也提及,確診康復後發生的「長新冠」後遺症,可能會持續影響患者數月之久,目前仍沒有數據表明哪些族群更容易罹患長新冠,因此更深入地找出治療方法至關重要,但眼前唯一能做的還是完整接種疫苗,研究證實完全接種疫苗的人確診的可能性是未接種疫苗者的一半,呼籲民眾儘快接種疫苗。

變種病毒遲早進入本土 專家呼籲不需恐慌

台灣方面,疫情指揮中心13日宣布,在邊境攔截到5例BA.4及BA.5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羅一鈞在昨天記者會上坦言,國內遲早會驗出本土BA.4、BA.5。

BA.4及BA.5的Omicron亞變種是否入侵台灣,造成另一波大規模感染?疫情指揮中心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醫師表示,新冠病毒本來就會不斷變種,但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這個新變種會立即造成威脅,也認為除非確定是很嚴重的疾病,才有可能再次延長入境隔離時間,否則目前依舊會維持3+4。

他也舉南非與英國為例,這兩個國家都有亞變種的病例,但疫情沒有大幅上升,曲線相對平穩之下,除非發現真的變成另一種嚴重病毒,會引發重症或重複感染機率變高,才有可能對檢疫措施變動。

 

相關新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
近期市場開始討論美國「關稅戰」演變為「貨幣戰」的可能性,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直言,現在政府心理已有準備,「...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