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確診恐破萬 專家預警第四劑施打須加速

編者按:

本土疫情升溫,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月底可能出現單日破萬的情況,如何在共存局面下自我保護、兒童染疫相關問題也引起重視;指揮中心20日宣布,新增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脆弱族群打第四劑疫苗。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指出,一般民眾打第四劑也只是時間問題,如慢慢進入十至十一月,新冠病毒因低溫更猖獗,所有人可能都要打滿四劑疫苗。

全台感染數恐達三百萬 專家提醒注意防疫破口

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本土疫情確診連日創新高,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個案比前一天又增加了將近四成,增長的速度很快,預估月底就有單日確診破萬的可能,以香港及紐西蘭15至16%的染疫率來看,台灣可能會有超過300萬人染疫。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王任賢提醒,輕症數量需控管在公衛量能容許範圍內,兒童易為傳播破口,應提升幼童疫苗;輕症院外照顧則應有良好醫療監控及轉診系統,減少院外猝死。

而避免確診重症兒童延誤送醫,指揮中心邀集兒科專家,討論幼兒輕症居家照顧警示徵狀及建議及相關事項,期訂出兒童確診送醫指引。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表示,台灣兒童醫學會已提出十二項兒童就醫參考指標。

其中,需立刻送醫或聯絡廿四小時緊急醫療諮詢平台的六狀況:抽搐、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百分之九十四、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

疫情擴大殃及兒童 接種疫苗刻不容緩

除了長者、脆弱族群打第四劑疫苗,兒童防疫部分也引起大眾討論;指揮中心宣布將推動六至十一歲兒童接種莫德納疫苗、十二至十七歲青少年接種追加劑,即第三劑疫苗。台大醫生黃立民表示,「疫情已傳播到如此地步,一定會傳染給兒童。」至於兒童兩劑疫苗間隔十二周,黃立民說,主要擔心接種疫苗後引發心肌炎,但間隔十二周,將延後完整接種時間,恐增感染風險。

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教授張鑾英說,等待其他疫苗「緩不濟急」,現在疫情風險高,有什麼疫苗,就打什麼疫苗。接種疫苗是利大於弊,並以校園施打為主,自行到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為輔。

相關新聞

經濟部表示,修法明定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是呼應國際發展趨勢,規範新建、增建或改建的建築物應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
投資自然必須要有制度配合,目前農委會「接受捐款執行認養植護樹與野生動物保育作業要點」收受企業捐贈,卻不管是否有「外加性」、...
台灣再過2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國人平均餘命從1995年健保開辦以來的74.95歲,成長至2021年的80.86歲,落後日韓2歲以上,同時,...
台灣即將進入「零家庭照顧者」時代,政策卻跟不上人口老化,中重度失能者無法從 長照 2.0得到完整服務,導致照顧悲劇頻傳。呼籲國家負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