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稱將適時運用降準 釋出貨幣寬鬆訊號

中國總理李克強昨天稱要「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分析認為,未來中國貨幣政策可能維持一段時間的寬鬆,帶動利率進一步下調。

據中國政府網,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日就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礎上,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增強有效性,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中國央行上一次動用人民幣存款準備金這一工具,是2020年4月宣布對中小銀行的定向降準。之後中國政府轉而溫和刺激,以中期借貸便利(MLF)和逆回購等貨幣工具調節。

澎湃新聞引述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這次國常會所釋放出的寬鬆訊號,是因應近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由於上游原物料價格的上漲會進一步擠壓中下游企業的營利,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這會加大就業壓力及衝擊實體企業投資意願。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未來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可能採取的方式會是定向降準,時機則還是要看通膨的變化,預估第三季末可能是比較好的時機。

針對後續的貨幣政策,分析機構國泰君安指出,降準訊號釋放代表著新一輪貨幣寬鬆周期的啟動,讓貨幣寬鬆有了持續想像的空間。

國泰君安指出,「考慮到市場對下半年資金面預期整體是中性偏緊的,國常會定調後將會出現反向修正,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資金面大概率會維持相對寬鬆,帶動利率進一步下台階。」

近期中國貨幣寬鬆的訊號愈來愈明顯,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日前更撰文稱,隨著低基期效應減退,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放緩至5%至6%,這是中國貨幣政策合理、適度降低利率的時機。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中國「雙十一」 購物節在經歷了長達一個多月的電商平台促銷活動後即將落下帷幕,但這場全球最大的購物盛事並未激起消費者的廣泛熱情。...
在全球邁入生成式人工智慧(AI)爆發式成長的關鍵歲月中,臺灣也正站在產業轉型與技術升級的十字路口;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數位媒體公司...
中國綠色債券(環保債券)的發行量增加。2025年的發行額已超過1000億美元,按年度計算創下歷史新高。在中國國內經濟放緩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