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擬降準穩經濟 貨幣寬鬆可期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日預告降準,打開貨幣寬鬆的想像空間。市場分析認為受三原因推動,包括穩經濟、助企業抗通膨,以及對沖到期MLF(中期借貸便利),預估最快本周末就會宣布全面降準,降幅為0.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逾人民幣(下同)9,000億元。

李克強7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示,針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要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礎上,保持貨幣政策穩定、增強有效性,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若是人行近日宣布降準,將是繼2020年5月定向降準後,大陸再搬出降準工具。

路透引述分析人士指出,降準重新成為政策選擇工具,原因包括經濟基本面壓力有所加大、大宗商品漲價對企業經營影響顯現,同時也為了對沖下半年MLF的到期壓力。人行數據顯示,2021年下半年將有4.15兆元MLF到期。

國泰君安證券指出,降準訊號釋放,意味著新一輪貨幣寬鬆週期的啟動,至於邊際寬鬆的節奏,亦或是寬鬆的手段對於當前市場而言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個從0到1的過程確立,讓貨幣寬鬆有了持續想像的空間。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指出,人行未來幾周有可能全面降準50bp,原因有兩個。首先,預計大陸將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以完成剩餘的4.5兆元的額度(相對於7兆元的年度預算,上半年僅使用了2.5兆元)。當政府加快債券融資時,降準有助於遏制市場利率攀升。其次,降準可能釋放約9,200億元資金,從而部分取代即將到期的MLF。

另有分析師認為,即便降準也不是政策的主動調整,接下來可能更傾向政策的結構性調整,債市在短期快速反應過後仍難有突破走勢。

一財網引述專家認為,按照過去國常會預告不久後,即會宣布降準來看,本次降準若實施,可能最快9日就會有相關措施宣布。但前述定律也有失效過,例如2020年6月17日召開的國常會提出,綜合運用降準、再貸款等工具,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但此後無降準措施出現。

相關新聞

哈佛大學週一正式對美國川普政府提起訴訟,爭點圍繞聯邦補助與學術自主,先前,川普政府凍結哈佛大學22億美元(約台幣710億元)研究經費,...
中美關稅戰戰火延燒,除了衝擊全球經濟增長,包括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多家機構更提出警告,中國的通縮壓力恐將因此加劇,...
華爾街日報最新報導,白宮考慮大減對中國關稅以緩和貿易戰,報導引述白宮高級官員表示,美對中關稅可能降至約50%~65%。知情人士說,...
美國總統川普正迅速讓美國變成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租稅天堂。人們只要注意到美國財政部肩負起退出透明化體制的使命、拒絕揭露企業所有人的真實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