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免疫實現困難?彭博:疫苗接種率達95%也無法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各國政府都在宣揚達成「群體免疫」的理想,也就是當夠多的人對新冠病毒產生保護力,疫情可望不再迅速擴散。但彭博資訊指出,這個理想如今看來只是個幻想,因為實現群體免疫的門檻已提高至幾乎不可能達成的水準。

彭博資訊報導,去年疫情剛爆發時的想法是,若有很高比率的人口(可能60%-70%)接種新冠疫苗、或因先前染疫而產生抵抗力,疫情將緩和。然而,Delta病毒等新型變種病毒不僅傳染力更強,也讓新冠疫苗的保護力下降,進而提高群體免疫的門檻,至幾乎不可能達成的高度。

Delta的快速傳播正在令美英等國的感染人數增加,這些國家之前就經歷過疫情重創,可能還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自然免疫,並且疫苗接種率都超過50%。而之前抗疫成果卓著、病例幾乎清零的澳洲、中國等地,Delta也給它們迎頭一擊。

美國傳染病學會本月估計,Delta病毒已推升群體免疫門檻至人口比率的80%以上,可能要接近90%。過去一年來,佛奇等公衛官員已不斷拉高達成該門檻的人數目標。梅約醫學中心旗下的疫苗研究集團主管波蘭直言:「我們能達成群體免疫嗎?沒辦法,非常不可能。」他說,從定義來看,即便疫苗覆蓋率達到95%,也無法達成群體免疫。

史丹佛大學醫學中心的SV Mahadevan稱:「要是感染過一次就終身免疫,那就太好了,但恐怕情況並非如此,這是個令人不安的問題。」已有跡象表明,一些人以及一些地區——比如巴西和其他一些南美國家,正因新變異株而2次受到傷害。

實現不了群體免疫,病毒就可能以某種形式存在數十年,這或許會迫使一些大國調整它們在經濟和開放邊境方面的策略。像中國這樣實行嚴格零感染政策的國家,可能最終不得不考慮放寬政策。而像英美等一些在病毒卷土重來時依然開放的國家,則可能遭遇一波又一波疫情的考驗。

截至目前,疫苗不是人們所期盼的快速解決問題的辦法。作為全球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以色列已經開始打「加強針」,因為有證據顯示當前接種的疫苗未能提供想像中足夠的保護力。上周,美國也同意為免疫系統薄弱的美國人接種第3劑疫苗。

保護力最強的一些疫苗,包括輝瑞、BNT和莫德納的mRNA疫苗,由於其高有效性,更容易達到「高度免疫」。但即便接種了這些疫苗,仍可能發生突破性感染。而AZ、嬌生以及中國研發的一些疫苗,保護作用可能更弱。

相關新聞

歷經數個月的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著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 川普 政府對 烏克蘭...
美國政府限制輝達(Nvidia或NVDA,陸譯英偉達)對中國H20晶片的出口,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29 日) 在密西根州發表就職 100 天演說,宣告自己是歷來百日開局「最成功」的總統。他強調,這是「很多很多人」...
加拿大 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廿八日的聯邦大選獲勝,可望拿下國會一六八席繼續執政,但離單獨過半仍差四席。卡尼在勝選演說表示, 美國 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