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惡化差距 亞洲赤貧人口攀升

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讓經濟停擺,並增加亞洲貧窮人口。最新報告指出,去年全球爆發疫情後讓經濟活動一度停擺,估計亞太地區新增7,500~8,000萬人淪為赤貧一族,讓疫情之前原本預期降地赤貧人口的期待落空。

疫情恐長期影響經濟

據《Devex》報導,亞洲開發銀行分析35個開發中會員國提供的資料後發現,2017年,亞洲地區每天生活只能支出不到1.9美元的赤貧人口約2.03億人,約佔當地開發中國家人口5.2%,反觀在疫情爆發之前,該數據原本預期會下降至2.6%。

報告也指出,有3分之1的國家去年失業率增加2成,而且造成許多家庭被迫延遲付款、減少飲食、借錢與典當等,因此,恐將形成長期有害的影響。

除此之外,雖然亞洲整體完成就學率已有改善,但4成最貧窮的兒童仍無法順利獲得基本教育,一半的國家國內識字與算術率仍低於50%,疫情更惡化獲得教育資源的情況,估計全球有4.63億名學生無法獲得線上學習或其他教育平台,當中一半都來自亞太地區。

《日經新聞》報導,亞銀經濟學家澤田康幸指出,「亞太雖有長足進步,但是疫情凸顯社會與經濟潛在問題,可能弱化當地的永續及廣泛發展。」

菲律賓經濟下滑嚴重

亞洲開發銀行總裁淺川雅嗣表示,「長期來看,疫情引起的波動可能會對人力資本與生產力帶來明顯不利影響。本地需要以人為主的開發策略來復甦,確保沒有人被忽視。」

去年亞洲開發中國家經濟下滑0.1%,也是當地60年來首度經濟衰退,許多政府透過封城及限制移動防堵病毒擴散,但也造成部分國家生產毛額縮水,例如菲律賓創新高降幅達9.6%,印度也減少7.3%。

相關新聞

經濟學人21日發表專文指出,英特爾在半個世紀前是尖端科技的代名詞,也是 美國 技術與商業實力的象徵,如今不但跌出全球前15大晶片公司,...
大陸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主辦上合組織峰會,為今年下半年的重要主場外交活動,據陸方22日正式宣布,將有印度 總理 莫迪、...
美國與歐盟今天公布貿易協議細節,預計汽車輸美關稅將會降低,但歐洲希望的葡萄酒部分維持15%。歐盟就此表示將推動美方進一步讓步。 法新社報導...
中共總書記、大陸國家主席 習近平 21日出席 西藏 自治區 成立60週年慶祝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