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改變人們工作與生活方式。這份影響將跟著我們多深?多遠?我們還有機會回到過去嗎?真正屬於這世代青年人的挑戰,或許才正要開始。

背景說明

2019年下半年開始,新冠肺炎延燒全球,我們從未想過有這麼一天,在科技醫療發達的今天,會被迫進行物理上的隔離;雖隨著疫苗研發與防疫政策的落實,各國在2021下半年開始逐步解封,但復原這場疾病大流行所造成傷害的漫漫長路,才正要開始。

疫情爆發以來,全人類的生活發生重大改變,在隔離政策實施下,生存、教育、經濟上的權利,都大受影響,這世代的青年,對網路的依賴更達到高峰。我們看見世界的變化,卻無法預測他將為未來埋下怎樣的火苗;改變與檢討,更顯刻不容緩。 不論如何,我們除了希望共同撐過這場全球危機,也希望展現韌性與反思,放慢腳步去檢視應國家長遠規劃,將劣勢化為優勢,再次出發。

活動照片

相關文章

聯亞生技昨公布新冠肺炎疫苗二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結果,並將於六月底向衛福部食藥署申請EUA許可。但早先於6月10日公布第二期期中分析結果的高端疫苗,則因送審資料不齊,被要求補件。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因高端缺少相關技術性資料,因此還需要實驗室重做的數據,恐要等到七月底才有辦法審EUA。

編者按: 5月本土疫情爆發,Delta變種病毒又於近日正式抵台,政府一年多來超前部屬不足顯而易見,到底誰該為疫情蔓延、政策朝令夕改、疫苗不足負責,是全國人民都想問的問題;日前傳出監察院擬在不影響指揮中心繼續運作的前提下,將約談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但遭監委王幼玲否認。不論約談陳時中與否,該為此事負責的難道只有衛福部長嗎?東海大學法律系退休教授林騰鷂分享他的觀點。

Delta變異株來勢洶洶,新北市長侯友宜昨撂重話批評,中央境外阻絕措施「只做了半套」,建議中央採取全面入境普篩,解隔離也要PCR;副市長劉和然也忍不住批評,從去年至今,如果境外阻絕好病毒就不會進來,也不會有這麼多死亡、重症發生,如今Delta變異株進來才要入境普篩,直言中央根本態度錯了。

在郭台銘和台積電採購疫苗獲開綠燈後,慈濟基金會也有意捐BNT疫苗,卻遭陳時中擋駕。慈濟基金會發表聲明,要求政府同意比照授權採購疫苗,蔡總統才與慈濟證嚴法師進行視訊通話,親口保證政府會積極處理。國內疫苗分明奇缺,但民間購捐疫苗卻屢遭官員百般阻撓,為何最後都要總統拍板才能放行?

編者按: 疫情延燒,但目前因傳出不明死亡案例,而導致疫苗接踵速度下滑,為有效利用COVID-19疫苗,指揮中心今(25日)拍板決議,當日最後一瓶開瓶剩餘劑量將開放候補接種,18歲以上尚未開放類別的民眾可望打到疫苗。但疫情指揮中心並未公告統一政策,導致各地方政府施打辦法各自為政,造成民眾困擾又更加恐慌。

聯亞生技傍晚公佈新冠肺炎疫苗二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結果,在安全性與耐受性部份顯示良好,並無嚴重不良反應,且中和抗體效價符合預期,將於六月底提交報告給衛福部食藥署,申請EUA許可。但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因聯亞的新冠肺炎疫苗抗體效價略低,但其中活化T細胞的部分難以用中和抗體效價評估,因此仍須看第三期臨床試驗才能知道確切保護力。

Delta變異株入侵屏東,屏東枋山群聚12名確診都是Delta變異株,屏東縣今新增1例確診案是73歲果農,準備要到醫院住院開刀前,篩檢發現確診,感染源中仍在釐清中,此案匡列124人,全數在集中檢疫所隔離。原訂7月12日為止的三級警戒,是否可能生變?

行政院26公布正式完成法律文件授權台積電、永齡基金會,向德國BNT原廠購買各500萬劑疫苗。有意比照兩單位緊急採購國外疫苗的慈濟基金會忍不住發聲了,慈濟表示23日已遞件向食藥署申請,期盼可獲得許可採購疫苗,「申請案唯有獲得蔡英文總統比照台積電及永齡基金會給予慈濟基金會正式授權,才能圓滿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