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積極展開跨國合作,除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合作車用設計研發,同時與日本及澳洲研究單位合作,投入前瞻的量子電腦相關研發。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台積電今年將招聘9,000人,規模創歷史新高。台積電去年已增聘約8,000人,目前在台灣擁有約5萬名員工,換言之今年員工規模將提升約18%,預期新招聘人手將負責5G智能手機高性能半導體的需求及開發方面的競爭。
據《日經》報導,台積電2月9日公佈在日本茨城縣建立首個正式研發基地的消息。該公司將與材料和製造設備方面擁有優勢的日本企業展開合作。對於日本半導體相關行業而言,擁有最先進製造技術的台積電進駐將帶來很大益處。在直接關係到國家和地區競爭力的半導體行業,日本與台灣合作的動向正在加強。
為打造「護國群山」,國發會宣布推動四個國家隊,包括新世代半導體、5G、離岸風電及精準醫療,以提高台灣產業關鍵地位及強化經濟韌性。經濟部官員指出,包括半導體、5G及離岸風電,自2017年起就已規劃,經過美中貿易戰及疫情,目前在台灣都已形成國家隊,今年將以政策進一步鞏固自主性,延續台廠回台契機。
為降低對美國和亞洲科技公司的「高風險依賴」,歐盟傳出希望到2030年前要讓全球至少20%的先進半導體在歐洲生產,並希望製造出比台積電(2330)和三星更尖端的晶片。
美國國會指定成立針對人工智慧(AI)探討國家安全的諮詢委員會,最新報告擔出示警,認為美國仰賴台灣的晶圓代工,可能失去關鍵半導體的優勢,報告同時提出制訂半導體策略、擴大減稅優惠、聯合盟國管制先進半導體設備出口等建議;知名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針對NSCAI的建議提出他的疑問。
美國人工智慧國安委員會(NSCAI)最新報告警告,美國過度依賴半導體進口,尤其是台灣,將使美國經濟、軍事戰略出現弱點,未來更難應付海外政府干預、天然災害或其他事件帶來的衝擊。
媒體報導,晶片短缺的困境,如今已是全體科技領域共同面臨的難題。美國總統拜登本週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期望能夠提升晶片產量,走出全球半導體短缺的困境,預計需要370億美元資金。
「我正在指示政府高級官員與業界領導者一同合作,找出半導體短缺的解決方案。」拜登表示,「國會已經通過了一項法案,不過他們需要……370億美元,才有辦法確保一切順利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