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中東向來被認為是美國後院,美國一度認為成本效益不符,曾想將資源與注意力轉移到亞洲與東歐,甚至想裁撤中央司令部,但就是因為北京的積極,讓美國警醒,擔心中國勢力將進入過去美國視為禁臠的中東。伊沙兩大區域強權都有走出過去舊秩序的意願,伊朗想打破美國封鎖,積極拉攏中國,加入上合組織,而利雅德則要做全球南方的新領袖,不甘被困在中東的舊格局。

從以巴再起大衝突的啟示,戰爭促使仇恨升高,兩岸若發生戰爭,生命財產瞬間傷亡損失,即使軍武如何強大,也難抑制弱者的報復,仇恨輪迴永遠沒有贏家。數十年經貿交流及旅遊增進雙方不少理解,中國許多網紅、作家在網路上稱讚台灣誠善、熱情民風,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交流增進理解好感,促使民間反對戰爭。

以巴衝突延燒 東南亞人士返國避難

沒有外交關係,撤僑難度高。目前交戰的以色列與加薩地區都有東南亞國籍民眾,例如在以色列的泰國國民人數近3萬人。雖然各國政府已掌握在當地的國人人數,部分外國人也想離開當地,但專家指出,由於與以色列缺少外交關係,讓各國撤僑計畫難度升高。

想走,走不了

據《 亞洲新聞台 》報導,來自印尼、娶了加薩太太的救援隊員阿尼姆就住在加薩,當地近日遭到以色列轟炸,性命隨時受到威脅,讓他考慮返回印尼。他說,「...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上周六遭到哈馬斯襲擊後,以色列做出激烈的反擊行動。與美國的全力支持相比,歐盟對此回應謹慎。歐盟最高外交官員表示,以色列在加薩的行動可能已經違反了國際法。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 Hamas ) 7 日突襲以色列,發動陸海空大規模入侵,至今雙方死亡人數已逾千人;美國保守派智庫多位學者表示,以色列措手不及固然令人訝異,西方國家各自內部分化亦促成血腥攻擊,呼籲正視反西方軸心國威脅升高的挑戰。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9日發布最新報告示警,以巴衝突令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升溫,而這可能加劇通膨壓力,導致通膨預期重演1970年代「停滯性通膨」失控狀態。多位經濟學家與分析師同聲警告,須留意中東緊張局勢推升通膨的風險。

 德銀宏觀策略師艾倫(Henry Allen)與分析師格雷斯(Cassidy Ainsworth-Grace)表示,以巴衝突事件顯示地緣政治風險可能突然爆發,...

IMF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0.8%,與4月報告估值2.1%相比,大砍1.3個百分點。但IMF看好台灣明年成長前景,由4月預估的2.6%調高到3%。IMF同時預測台灣今年通膨率2.1%、明年1.5%,失業率今明年皆維持在3.7%。

 國際貨幣基金(IMF)10日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重申2023年全球成長率3%,上修美國、日本,但下調中國、歐元區今年的經濟展望。台灣今年成長率被大幅調降至0.8%,但明年GDP看好有3%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