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潘功勝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降準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人民幣1兆元(新台幣4.2兆元),並降低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一場會議上說,美國對中國加課關稅,將使中國出口需求急遽下滑,加上歐洲需求也減少,中國面臨通貨緊縮壓力。

川普對華加徵關稅導致本來計劃運往美國的集裝箱被滯留在中國港口,這迫使企業想方設法地銷售產品。許多企業開始了直播帶貨,向國內消費者銷售,但這一策略不一定能獲得成功。一項新研究發現,中國十年前推出的一項曾被美國批評為保護主義的產業計劃,在縮小中國與西方技術差距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股神」沃倫 · 巴菲特(Warren Buffett)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舉行的波克夏 · 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BRK.B-US) 年度股東大會中,再度公開反對美國對外貿易加徵關稅的政策。他直言,美國不應該像總統川普那樣「將貿易當作武器」,此舉已擾亂全球市場秩序。3 日的股東大會問答環節中,現年 94 歲的巴菲特一開場便被問及對國際貿易與關稅的看法。他強調,將關稅作為貿易手段是「一個重大的錯誤」,並表示這種政策導致市場不穩、全球不滿。

歷經數個月的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著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 川普 政府對 烏克蘭 和平重建戰略的核心布局,為歷時超過三年的戰爭,帶來可能的轉機。英國廣播公司(BBC)整理協議內容7大重點,包括未規定烏克蘭償還「債務」、美國對俄羅斯態度更強硬等。

美國政府限制輝達(Nvidia或NVDA,陸譯英偉達)對中國H20晶片的出口,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輝達公司執行長黃仁勳4月30日在華府一場論壇表示,他希望川普政府能修改美國人工智慧(AI)技術出口規定,以便美國企業更好把握未來機遇。黃仁勳警告美國政府,「中國科技發展並不落後,緊緊跟著美國,雙方非常、非常接近。」

川普一定認為自己是最懂得關稅,所以自稱關稅人。今年四月二日,在他所稱的解放日,他終於解放了自己,提出所謂的對等關稅,卻也為全世界打開了一扇災難之門。其實他是最不懂關稅的。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29 日) 在密西根州發表就職 100 天演說,宣告自己是歷來百日開局「最成功」的總統。他強調,這是「很多很多人」的評價。這場密西根州馬科姆郡社區學院舉行的造勢活動,被視為川普回應民調支持度下滑、強化基本盤的重要時機。他在台上細數第二任期就職百日的政績,包括大規模驅逐行動、精簡政府規模和範圍的努力,以及他重塑全球貿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