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年內將各砸人民幣1,000億元 支持「兩重」建設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舉行新聞記者會。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明年要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並優化投向加力支持「兩重」建設( 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將在年內提前下達明年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4,5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計畫和1,000億元的「兩重」建設專案清單,支持地方加快開展前期工作,先行開工實施。

鄭柵潔稱,針對當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在有效落實存量政策的同時,圍繞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提振資本市場等五個方面,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一是針對經濟運行中的下行壓力,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

二是針對大陸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把擴內需增量政策重點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費上,積極發揮投資有效帶動作用。

三是針對當前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助企幫扶力度,切實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四是針對樓市持續偏弱,採取綜合性政策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五是針對前期股市震盪下行等問題,制定有力有效系列舉措,努力提振資本市場。

鄭柵潔也強調,綜合分析來看,從發展的當下和發展的態勢來看,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市場潛力大、經濟韌性強等這些有利因素、有利條件也沒有改變。

鄭柵潔更稱,隨著各項存量政策效應繼續釋放,特別是增量政策推出實施,近期市場預期明顯改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升較快,股票市場也回暖上漲。剛剛結束的十一假期市場消費旺盛,大陸對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充滿信心,對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持續的發展也充滿信心。


延伸閱讀:

中國發改委記者會沒驚喜 港股急挫1289點

香港股市今天未如外界期待,早盤開盤後恆生指數一度暴跌2300點,中午收盤,恆指急挫1289點或5.58%,暫報21810點,成交金額高達港幣3847億元。

在中國大陸「十一國慶黃金週」長假結束後,陸股今天重開,而且一如外界預料,股價普遍上揚,但港股未如外界期待上升,早上開盤後逐步下跌,在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舉行記者會期間,跌幅更達到2300點。

有市場分析師認為,港股今早大跌,原因之一是市場有人獲利出貨,原因之二是發改委的記者會所透露的訊息對市場沒有驚喜,促使投資者先行出售股票。

據分析,北京上月底公布的連串挽救房市和股市的金融及貨幣措施仍對港股發生作用,但由於港股早前漲勢過急,不少人趁機獲利,令股市出現震盪,投資者可以先行觀察,再作決定。

發改委:明年續發超長期特別國債 用於「兩重」建設

大陸9月底推出救市政策「組合拳」後,8日上午10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再開記者會,並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和副主任劉蘇社、趙辰昕、李春臨、鄭備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 扎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

國慶假期後,迎來A股首個交易日,同樣代表北水重新南下,回歸港股。今日A股三大指數齊齊高開,上證開市漲10.1%報3674點,深成指高開12.7%,隨後漲幅收窄。發改委記者會表示,各項政策加快推出,但不及市場預期,公佈「大招」。

市場此前普遍預計,今次記者會或將公佈「接力」財政政策,包括發行萬億級國債,以及加大消費補貼等。財政部科研所前所長賈康則認為,甚至推出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救市也不算誇張。多間大行同樣預測紛紛,瑞銀料短期內推出重大財政刺激措施,規模為1.5至2萬億元;高盛同樣力挺,將中國股票評級上調至「增持」,估計還有15%至20%的大幅上漲空間;花旗亦上調預測,將明年中滬深300指數和恒生指數目標分別調升至4600點和26000點。

記者會實錄如下:

【11:00】夥財政部 研究優化完善專項債項目管理新舉措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蘇社指,下一步將重點用足用好發揮好專項債效益,確保專案儘快開工,確保專項債真正能發揮作用。正和財政部研究優化完善專項債項目管理的一個新舉措。新舉措發佈後,下一步對專項債的管理、對專項債在投資當中發揮更大作用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10:40】與財政部研究 合力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範圍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蘇社指,今年以來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超3000億元

此外目前發改委、財政部正在按照部署抓緊研究,合力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範圍,適當擴大用作資本金的領域、規模和比例,研究開展項目審核自主權試點,實施續建專案綠色通道等,儘快出臺優化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管理的新舉措。

【10:30】明年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 7000億元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已全部下達

發改委指,明年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並優化投向。目前7000億元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已經全部下達,用於 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簡稱「兩重」建設)。「兩重一新」的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已經全部下達到項目和地方。近期將在年內下達明年10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和1000億的「兩重」建設項目清單,支持地方加快開展前期工作。明年要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並優化投向,加力支持「兩重」建設。

此外,會抓緊研究適當擴大專項債用於資本金的領域、規模和比例,儘快出台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範圍的具體改革舉措。

【10:25】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 引導長期資金入市

鄭柵潔介紹,針對當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黨中央、國務院科學決策、果斷出手,在有效落實存量政策的同時,圍繞加大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提振資本市場等五個方面,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針對當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努力提振資本市場。有關部門將採取有力有效的綜合措施,大力引導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入市的堵點,支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穩步推進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政策措施。目前各項政策正在加快推出。

【10:20】加力支持地方開展債務置換 化解債務風險

鄭柵潔表示,要保證必要的財政支出,加快支出進度,加大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加力支持地方開展債務置換,化解債務風險。

【10:15】擴內需重點為惠民生、促消費 強化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

鄭柵潔表示,針對當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國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要針對經濟運行中的下行壓力,強化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各方面都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

針對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把擴內需增量政策重點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費上,積極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針對當前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助企幫扶力度,切實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針對樓市持續偏弱,採取綜合性政策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針對前期股市震盪下行等問題,出台有力有效系列舉措,努力提振資本市場。

【10:10】十一假期消費旺盛 對全年經濟目標充滿信心

鄭柵潔指,外部而言,環球經濟體減息,增加波動性。對內而言,工業、投資、消費等主要指標出現波動,許多企業內捲競爭,增產不增收。但伴隨存量政策繼續釋放,市場出現明顯的改善,PMI回升較快,股票市場也回暖上漲。

此外,其指出十一假期消費旺盛。對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充滿信心,對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持續發展也充滿信心。

【10:05】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國內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準確把握中國經濟的實際要做到全面客觀冷靜,要看宏觀全局,看發展態勢;既要看到當下,也要看到事關長週期的未來。從宏觀全局看,我們面對的更加錯綜複雜的內外環境,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不斷取得重點進展,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原文網址: 發改委:明年續發超長期特別國債 用於「兩重」建設 記招全睇清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6390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

拐點:中國開始努力恢復市場信心

過去兩周,中國經濟政策發生重大變化,重磅措施密集出台,低迷許久的股市在短短數日之內迎來多年少有的暴漲。後續能否行穩致遠,在一定程度上關乎發展大局。

在最近美聯儲4年來首次降息50個基點的背景下,9月24日,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公布多項重磅措施,比如,降準、降息,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將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最低首期比例統一為15%,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這些措施既有助於降低居民的還貸壓力,又能增加市場的流動性。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政治局會議打破慣例,在9月公開討論經濟問題,為過去10年所少見,傳遞不同尋常的信號。政治局會議在重申「經濟的基本面及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等有利條件並未改變」的同時,指出「當前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罕見提及「正視困難」,要求「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

具體而言,政治局會議預示中國經濟政策出現拐點,具有較強針對性,比如,提出「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要發行使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要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實施有力度的降息」,「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提升消費結」,「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線,重點做好應屆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脱貧人口、零就業家庭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加強對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

9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根據政治局會議的要求,研究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的落實工作。10月8日,國家發改委負責人表示:「圍繞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提振資本市場等五個方面,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這意味着除了9月24日金融監管部門公布的措施之外,後續預計還有一攬子增量政策。

目前出台的刺激政策無論力度還是密度,都是近年來所少見,超出不少人的預期。在一系列政策的強烈刺激下,連日來內地股市出現久違的大幅上漲,證券交易所為了應對突如其來的交易熱情,假期甚至開展了模擬交易的全網測試。與此同時,隨着上海、廣州、深圳、北京等城市相繼響應國家政策,公布新的房地產措施,多個大城市的樓市出現明顯的升温,國慶假期的看房人數、住房成交量有顯著上升。

應該說,國家在短時間內密集推出的多項重磅措施,初步展現出了刺激效果,短時間內快速拉升了股市。不過,目前的刺激政策能否持續發揮效力,並最終讓中國社會有效恢復信心,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股市在短時間內的瘋狂上漲能否防止重蹈2015年股災的覆轍,房地產市場能否在真正「止跌回穩」的同時有效防止泡沫化,宏觀經濟流轉的堵點、痛點能否真正打通,失業問題能否得到大幅緩解,居民收入能否平穩增長,市場活力和勞動者的創造熱情能否真正重新恢復,經濟發展的法治化水平和公平程度能否提升,都是關乎國家長遠健康發展的挑戰。

過去幾年,在內外形勢和三年新冠疫情的疊加衝擊下,中國經濟持續面臨增速下滑的壓力,地方債的問題突出,不少企業經營困難,許多人面臨收入下降或失業的困境,內卷盛行,民眾的創業熱情、拼搏精神有被考公、考編替代的風險,負面情緒在社會蔓延,市場信心的不足已經成為妨礙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現實困境。

改革開放40多年的實踐早已有力證明,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是人民能否過上現代化的體面生活和國家能否和平崛起的關鍵。正因這樣,近期中國經濟政策的重大轉變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但應該認識的是,相比於短期的強烈刺激和有可能帶來金融風險的股市暴漲,中國需要的是市場信心的有效恢復和經濟基本面的持續健康發展,需要的是為更多民眾的人盡其才營造開放、公平、法治的環境。

原文網址: 拐點:中國開始努力恢復市場信心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64297?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

相關新聞

歷經數個月的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著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 川普 政府對 烏克蘭...
美國政府限制輝達(Nvidia或NVDA,陸譯英偉達)對中國H20晶片的出口,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29 日) 在密西根州發表就職 100 天演說,宣告自己是歷來百日開局「最成功」的總統。他強調,這是「很多很多人」...
加拿大 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廿八日的聯邦大選獲勝,可望拿下國會一六八席繼續執政,但離單獨過半仍差四席。卡尼在勝選演說表示, 美國 總統...